教培行业在口罩和“减负春风”的轮番轰炸下基本上全军覆没了,我所在的公司在经历了两年的垂死挣扎后也未能幸免,棺材板上的最后一颗钉子在去年的9月被彻底钉上。我也成为了“毕业”大军中的一员。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那些年,我也曾嘲笑过马爸爸的“996福报”,现在看来真的是“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作为一个合格的韭菜,房贷与车贷那是标配。人虽然”毕业“了,但是房贷,车贷可一分都少不了。面对着生活的压力,忽然觉得那些“当牛做马”的日子其实没那么糟糕。
与只有两三年工作的“毕业生”不同,作为一个有着十多年开发经验的毕业生来说,摆在眼前的似乎不是一个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而且一条窄窄的小巷子,巷子前面看不清,身后不远处还有数不清的丧尸在张牙舞爪。在互联网行业不断下行,降本增效的背景下,重新找工作已经没有核心竞争力了。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惆怅迷惘后,半推半就的走上了独立创业(谋生)的道路上了。
技术人出来自己单干,最直接的方式无非就是两种:接外包,做自己的产品。结合自身这些年身处少儿编程这个行业,准备做一个老师能给小朋友上编程课的SaaS平台,我把这个想法跟一些有创业经验的朋友聊了聊,他们都不约而同的问了我几个直击要害的问题:1、你的前东家干啥?还在么?它那么丰富的资源都倒了,凭什么你能干成?2、没收入,你能坚持的时间单位是:年?月?周?日?经过和朋友们的聊天,也关注了一些国内外的独立开发者。做独立的产品主打的是一个长期价值,短期很难有起色。因此放弃了编程SaaS项目,走上了外包的道路。毕竟先活下来,才能有后续。
去年10月正式走上了外包服务的道路。作为一个连皮包公司都不是的个人怎么找业务成了眼下最棘手的问题。作为一个骨灰级别的互联网冲浪爱好者,当然是先在网上看看同行是怎么干的,总结下来就是:
- 在自己的人际关系网中找
- 做自媒体
- 在互联网的社区中找
- 专业(垃圾)的外包任务平台
截至目前完成的9个项目,竟全部源自熟人推荐。第一位客户来自长沙的网友老哥,这段始于2010年的缘分颇为传奇——当jQuery风靡全网时,我们这两个坚守MooTools的技术宅在论坛相识。尽管他技术水平平平,但商业嗅觉极其敏锐,早年围绕ECShop打造电商系统轻松年入百万。随着独立电商式微,他转型线下手机业务,却把积攒的技术需求转介给我。前两个ECShop二次开发项目堪称炼狱:既要与上古代码架构搏斗,又要处理从数据库优化到UI改版的全栈需求。那两个月日均工作14小时,收入仅有往日半数,但终究是咬牙完成了交付。
就在我质疑做外包这个事情是否能持续的时候,其中一个客户把他的一个朋友介绍给我了,他朋友是做建筑行业类系统的,让我帮做一些建筑行业类内部使用的系统 — 商砼发货调度签收类的。一共做了7个项目。这类项目相对前2个项目来说需求比较明确,又是全新开发。因此做起来比较顺利,交付的都非常成功,客户也非常满意。
作为一个技术背景的创业者,这半年来最大的感受就是:
- 技术本身并没有价值,只有当技术解决了具体的问题才有价值。
- 真诚与耐心的沟通,能解决技术的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两点感受一看就是干过外包的,哈哈
最后修改于
技术确实没有价值,不落地的任何技术都没有价值。技术的价值体现在业务中,业务没有技术就是空中楼阁,相辅相成,都很重要。
我们小区下面又开了一家少儿培训机构!
是的,技术本身没有价值,结合到业务中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