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如何找到一份较为理想的远程工作

头像
JackyZhang
1376阅读23评论

个人介绍:

本人从08年开始就远程工作。到今年2025年已经17年了。但其实经历也比较简单。其实就三个阶段为主:

  1. 自由职业者:主要在 https://www.freelancer.com/, https://www.upwork.com/ 上面接单。
  2. 转战Topcoder:这个也是我和电鸭的缘分,正如我在 望电鸭越办越好 里面提到的,我是在电鸭的前身 一早一晚里面了解到 Topcoder,进而转战Topcoder。
  3. 全职远程工作者:机缘巧合下,入职了我前几天发招聘贴的公司,并以全职远程工作者的身份,在里面干了几年。

写这个帖子的缘由

说实在的,我从不觉得我自己是啥技术大牛,也从没觉得我能给大家传道授业。发帖其实也很少。过去5年,其实也就发了 一个远程工作者的思考与分享远程工作中,如何避免Burnout(过劳) 这两个帖子。
之所以会写这个帖子,是因为最近公司需要,我在电鸭开了一个招聘贴,帮着公司收mobile端的简历,希望能给帮公司找到合适的人才。
在和求职者聊天的过程中,有个求职者给我说:

过去半年他投了几十封远程工作简历,也就收到了3个面试机会。而且都没顺利入职。感到深深的挫败感,甚至都开始怀疑远程工作这个路子是否可行了。

这个求职者的话,触动了我。我才想着还是把自己的一点思考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为容易的找寻到一份较为理想的远程工作
提前强调一下哈,仅仅是个人的经验总结和思考。大家谨慎采用,毕竟它只是经验,不是真理,肯定没法放着四海而皆准。而且我自己是一个码农,我也只有码农的远程工作经验,再其他行业是否通用,我也没底。

为什么会有企业愿意提供远程工作岗位?

正如我在 一个远程工作者的思考与分享 里面提到的:管理松散的局限性,就是远程工作的最大短板。个人理解也是因为这一短板,在疫情结束之后,亚马逊等大厂才要求员工不再远程工作,而是要求员工回到公司重新坐班。
那么对应的,有企业还是愿意提供远程工作,肯定是有某一好处,能cover了管理松散等远程工作的局限性。个人理解,这一好处就是能够找到高性价比的员工

何为高性价比的员工?

  • 人力成本,薪资成本相对较低。
  • 个人工作表现,和坐班同事相比较,不会差距特别大。

那么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高性价比的员工呢?

如果企业愿意提供远程工作的根因是,希望找寻到较为高性价比的员工。那么对应的,我们需要较为顺利的找寻到一份远程工作的关键就在于,让我们成为一个高性价比的员工。

成为高性价比的员工的第一个要素就是:让自己的人力成本,薪资成本相对较低。

首先解释说明一下哈,这里提到的人力成本,薪资成本相对较低。不是鼓励大家尽可能压低自己的薪资哈。它的关键在于:
你的薪资要求,和公司所在地的行业薪资要求尽可能的大:以我所从事的程序员行业举例:相同的工作岗位,成都的平均薪资,可能会比北京,深圳低20%~40%。但比起欧美的平均薪资肯定就更大了。那么为了让自己的工作看起来性价比更高,为了让自己有机会争取更高的薪资。肯定是建议大家优先找 欧美的IT企业提供的远程工作机会了。
不走低薪资策略:有一个痛点大家要清楚。如果我们想找寻欧美的IT企业提供的远程工作机会,意味着我们需要和全球的远程工作者一起进行竞争。因为这个原因,不建议大家走低薪资策略。以我说从事的程序员行业举例,我们要的最低薪资,暂时来说,肯定是难比菲律宾,越南低的。因为他们的人均工资,生活成本比起中国真的低很多很多。为此低薪资策略是很难走通的。
让自己从事中国有行业优势的工作:在不走低薪资策略下,如何较为容易的找寻较为理想的远程工作呢?一个较为关键的点就是:尽可能找寻中国有行业优势的工作岗位。比如互联网IT行业,很现实来说,全球互联网IT行业最发达的也就是美国和中国。中国因为有国内的大厂提供的工作机会,国内的互联网人才的平均技术深度,应该会比越南,菲律宾的更高。为此,欧美的IT企业多少也会更愿意给中国的互联网工作者提供远程工作的机会。

成为高性价比的员工的第二个要素就是:个人工作表现,和坐班同事相比较,不会差距特别大

个人理解,个人工作表现,能否和坐班同事相比较,不会差距特别大。才是大家能否顺利找到远程工作的基础和关键。以我刚刚提到的,中国程序员,找寻欧美的IT企业的远程工作机会为例。如果我们想要找寻到一份较为理想的欧美的IT企业的远程工作机会。有下面几个关键:

  1. 尽可能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特别是英语口语交流能力:欧美同事的日常工作交流肯定是英语了。对应的,我们肯定要确保我们的英语能力能够满足日常工作所需。当然了,为了能够应聘欧美IT公司的工作岗位,一份英文简历,一份linkin 的个人介绍。肯定还是需要的。我们肯定要提前准备好。
  2. 了解欧美IT公司是如何去评判一个程序员的能力高低的:欧美的IT企业,肯定会有他们自己一套评判个人技术能力高低的方法。而我们需要熟悉了解他们的评级标准,需要在他们的评判体系下,尽可能展示出我们的技术能力。比如:有些欧美IT公司,会较为看中大家在知名开源软件上面贡献度,那么我们找寻合适的开源软件,帮着完善其功能的同时,也能体现出我们的技术能力。
  3. 了解欧美IT工作的企业文化: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文化。熟悉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了解相关IT企业的企业文化。肯定是我们有助于我们成功入职心仪的IT企业。这个也是入职后,确保自己能和国外同事高效协作的基础。

找寻到主流的招聘渠道

最后的最后,无论什么样的工作,只有找寻到主流的招聘渠道肯定是重中之重,并在其中寻觅合适的工作机会肯定是关键的一环。
所以建议有一定英语口语基础的朋友,如果想找寻合适的外企工作机会,可以尝试去分析哪些国外的招聘网站会有较多的远程工作的机会。并在其中投放简历。
而不是仅仅关注电鸭,v2ex上面的远程工作机会。

最后修改于

顶 24
收藏
举报
加载中…
精选评论
头像
等级2

我去年好不容易拿到一个澳洲全职远程,结果他们一年都没接到项目订单(招我的目的就是这个),我平时只能做做老系统的维护修改升级,研究一下新框架,但是终究是“没干正事”,所以一年的合同结束了,现在我又失业了,再想找一个远程好难,心里也焦虑的很

个人感觉,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IT大环境整体不理想。互联网的浪潮基本已经结束了,现在新的风险投资都盯着Ai。但Ai其实暂时还没比较明确的商业变现渠道。
另外过去几年,国内外的经济环境一般,导致很多大厂都好几轮裁员。这导致了整个就业市场僧多粥少,其实大家都难。我知道,听说美国IT企业,一个本土岗位放出来,也是收到近百封简历。国外的同事私下说,也是说现在就业难度大,导致他们自己压力也在变大,也不得不更积极主动干活,尽可能确保自己的工作的稳定性。

最后修改于

现在倒是搞 web3 的越来越多了,我也没闹明白,究竟是为何

和2020年搞P2P一样呗。

头像
等级0

英语真的是个拦路虎,我已经拼命练口语半年多了,现在只能勉强开口讨论比较熟悉的话题,一到陌生领域就GG,听力更差,稍微有口音,说的快了复杂了都听不懂

这个现象很正常的,我学英语也是先学职场相关的,先确保日常工作需要的,能先cover了,其他陌生领域,也是暂时hold不住。

听力更差,稍微有口音,说的快了复杂了都听不懂

听力更重,交流里面,前提是你要听得懂,其次才是能回答。口语不用担心,我现在工作的企业,好多南美的,印度的,口语都是有口音的。外国人的听力其实很厉害的。只要你能把关键词说出来,他们就能get 到你的意思。说白了,我们练口语练听力都是为了交流,只要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了,其实就满足工作所需了。

最后修改于

感谢指导,那我重点还是得放在听力上了。想再问下,如果确实担心听不懂的问题,借助一些听力翻译软件靠谱吗?反正是远程,听力软件帮忙偶尔翻译一下关键词辅助理解

哥,一般是从哪里开始的,能给个学习方法不

这个肯定靠谱,但我自己没专门使用过听力翻译软件,之前我们自己更多的是使用视频会议工具的语言识别,字幕显示功能。准确率挺高的。推荐优先使用这个。

嗯,teams有的,我优先用这个试试

你说英语吗?我也是个半吊子,没脸说教呀。我可以分享下我这大半年的经历哈,给你参考。我刚开始报的线上英语课,我本身有语法词汇基础,所以直接跳到口语练习,大概练了两三个月,那小老师水平已经跟我差不多了。我就转战ai工具gpt练习口语,这个应该也练习了四五个月了,现在模拟雅思口语考试,能给6.5,我准备稳定在7分左右就不刻意练习日常口语,转到专业英语练习,希望到年底有个结果吧。补充一下,我听力也没放弃哈,也一直在做精听泛听练习。还有,我因为是居家,时间比较多,所以每天除了工作吃饭睡觉,基本上都投入到英语中了,这点我感觉很多人做不到,我基本上没社交,不打游戏,也没有其他耗时间的爱好,除了陪家人🤣

好的,感谢指导

头像
等级0

工作一年多的时候看JD都要3年+的,现在快三年了看JD很多都要5年+的,而且那些5年+经验的也都投3年+的,感觉永远赶不上趟了

哎,说到底还是大环境不好。僧多肉少!

头像
等级2

想入远程,但发现困难不少,一方面所从事的分工属于技术底层(也具有一定的技术壁垒),需要持续投入才有产出,另一方面就是鱼龙混杂,企业需要分辨,结果就成了不太可能轻易涉及到远程的情况。

另外就是如何把自己推销出去很重要,如何谈判,如何建立默契和信任对程序员来说也是巨大挑战。

因为程序员天生天真。

确实,加入远程的前提条件,就是你从事的工作可以远程完成。

头像
等级1

我好想找个稳定的工作

头像
等级0

全是肺腑之言,默默的学习中。

咋说呢,感觉整体就业环境确实没以前那么好。无论是想找远程工作,还是线下坐班的工作。都比以前难。
但就远程工作,就程序员工作而言,我感觉国内的同事,还是有一定的技术优势的。但英语这一块,特别是英语口语真的是一个短板。只要把这个短板补上去,能够让自己的英语口语满足日常工作所需。大家的竞争力,应该不比印度,越南的,拉美的IT从业人员差。

版块详情

分享

1k 帖子
7k 评论
93 关注
欢迎分享个人工作经历、职场观点、生活体验等
版主
空缺中,申请版主请于站长联系
远程全职推荐

扫码下载应用

下载APP以便及时收到回复或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