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故事你好鸭 #18 | 我是Andy,今年是我远程工作的第11年。

头像共建者
社区管理员
642阅读20评论

你好鸭

我是Andy

▌介绍下你本人的经历及当前所做的事情吧?

大家好,我是Andy,82年生人,即将踏上四十岁的旅途。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17年,也是远程工作的第11年。在远程工作之前,我先后供职了两家公司,一家是偏大型的日本软件外包公司,另外一家是在线教育方面的美国创业公司。这家美国创业公司的工作经历,对我后来转型做远程开发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稍后我会展开讲一讲其中的关联。

▲ 远程工作十年纪念日 - 在汉中-阆中一线自驾旅行

目前我和两家美国公司有长期合作,一个主要是做外包项目开发,另外一个是做自己的产品。两家公司都base在美国加州,外包项目的老板跟我合作已经接近十年,做产品的公司老板,也有四五年的合作时间。

外包项目中,我的主要角色是Ruby/Rails工程师,日常工作几乎涵盖Web开发的全栈,我们的项目一直保持与最新版的Ruby/Rails同步,开发框架中新加入的技术,都是我们会快速应用到项目中的技术。

另外一个做产品的项目中,我的角色是前端开发,主要使用React及其相关框架,这个项目已经持续了四年多,React没有来得及升级,导致近几年没有跟上技术发展。

▲ 2021年3月某一周的工作记录

什么样的契机,让你有了远程的想法?是如何获得第一份远程机会的?

上面提到的美国创业公司,在经过全员几年的奋斗之后,并没有如期得到市场的认可,最后不得不终止运营。但是这份工作中,培养了几个重要的技能,这些技能是我后来能够转型为远程开发的关键。这几个技能概括说就是:英语(包括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Ruby/Rails开发技能、以及在美国创业公司中得以锻炼的团队协作和沟通技能。

这几个技能组合在一起,恰好迎合了当时硅谷蓬勃发展的创业大潮,当时做Ruby/Rails的圈子很小众,但在美国硅谷,创业公司都喜欢这种技术栈,很快可以开发出来产品原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美国也逐渐兴起一批知名的、践行远程工作的咨询和开发的软件公司,而我有幸当时加入一家处在头部的远程开发团队Intridea。

在Intridea前后待了四年左右,之后的五六年时间,大部分时间合作的公司,都是Intridea前同事创办的公司或者团队。当然,目前的两份工作,老板也都是之前Intidea的同事。

▲ 远程视频会议

▌远程之后,工作和生活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开始远程工作是2011年3月,一开始是在北京的出租房里,后来回到西安农村的老家,跟父母住了大概两年,小朋友就是这段时间出生的。接着搬到小县城住了三年,小朋友在这里度过了幼儿园最初的两年。再后来,搬到西安,这一住又是四年多。

远程工作让我有居住地选择的相对自由。

除了上面说到的几次迁徙,还有几年是在乌鲁木齐过的暑假,有几回在三亚过的冬天,还有某年长达一个月的美国旅行——当然在旅途中也依然要工作,只不过地域已经不是工作的限制。

▲ 一边带小朋友旅行一边Coding

在过去的十年当中,如果每天上下班通勤各需要一个小时,那么就通勤这一项来说,我省出来大概2*21*12*10=5040小时。这是前几天闪过的一个念头,这笔省出来的时间,就是这十年远程工作的一个bonus。

长期在家里上班,生活和工作最终会出现一种动态平衡。

最早时候,感觉生活被工作干扰,接着觉得工作被生活干扰,再后来是身体有点吃不消,被工作和生活同时干扰,直到最后,发现工作也是生活,生活也是工作,根本不需要分开,关系理清了,身体居然也不抗议了。

现在好了,每天都会工作,只是根据自身状态以及外部环境来决定做多做少,比方目前已经连续工作了150天,有时候一天工作一两个小时,也有几次一天超过10小时,但通常在4-6小时之间。

▲ 不在家的时候 - 经常性各干各的事情

远程工作重大影响,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点以外,还包括深度融入日常生活。因为每天都跟家人在一起,每天都有相对自由的时间安排,生活和工作有了动态平衡,对生活和工作的理解都会加深,工作和生活相互成全相互支撑,不能维持生活工作平衡的人可能很难体会到这一点。

▌你每天的工作的时间和效率是这么规划和保证的?给我们拍照看看你的工作台吧

​长期的训练让我有足够的自律性,所以工作时间不是问题,只需要做好安排,避免一阵子特别累一阵子特别闲。效率不是固定的,分阶段也分项目,也跟经验有很大的关系。远程工作的沟通和计划额外重要,沟通有效率,整个过程都会有效率,计划合理工作强度就会比较合理。对我来说,像基金定投一样,接受效率波动,也接受偶尔的辛苦,持续输出工作量就好了。

▲ 我的工作台

▌平时都用到哪些软件/工具来提升效率或者帮助工作呢?

Slack/Gmail/Github/Toggl/VSCode/FILCO/MacBookPro

总体来说,35岁以后我就不是工具控了,越简单越好,不要复杂的功能和流程,约定大于沟通,沟通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要频繁沟通,最好的沟通就是非实时沟通,假定不能进行实时沟通,然后沟通就会变得有效,实时沟通是个重大陷阱,人们总以为“说”明白就好了,其实“说”明白远不及“写”明白重要。

▌很多人说远程易孤独,你是如何排解的?

远程工作的最早几年,确实觉得一个人挺没有意思,除了安排一些体育和休闲活动,基本没有更多的跟人的交互。后来回到西安,我组织了几年社区活动,主要是Ruby社区活动以及GDG(谷歌开发者社区)活动,也通过社区活动结交到一些技术同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荐,随着阅历增加,我现在已经很少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我特别享受所谓的“孤独状态”,有三五个旧时好友,日常吃喝玩乐,就已经是莫大的乐趣了。

▲ 日常之一。

▌对于那些也想开始远程工作的同学,你有什么建议?

在我看来远程的核心能力包括:书面沟通能力、自律性、责任心、以及专业性。不管从事什么类型的远程工作,基本上就是围绕这几个核心能力展开,沟通能力是基础, 自律和责任心确保这个工作可以长期持续朝好的方向发展,专业性是直观的价值体现,像敲门砖一样,没有专业技能,都没有机会展现前三个能力。

所以,对那些也想开始远程工作的朋友,我的建议是:慎始,如果开始了,就要刻意练习,让自己的能力以及产出,配得上客户或者公司对你的信任。

▌最后,广告时间(征婚/征友/合作等,说任何你想说的:)

作为一个远程工作者,我同时也是一个写作爱好者,下面是我日常维护一个微信公众号「理性感性惯性」。这个公众号主要记录日常生活的点滴,以及各种跟生活工作、亲子教育、共创式教练相关的主题,欢迎感兴趣的读者移步公众号,那里有和我建立连接的通道。谢谢。

理性感性惯性

理性思考,感兴生活,惯性思考生活。

收藏
举报
加载中…
精选评论
头像共建者
等级8

沟通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要频繁沟通,最好的沟通就是非实时沟通,假定不能进行实时沟通,然后沟通就会变得有效,实时沟通是个重大陷阱,人们总以为“说”明白就好了,其实“说”明白远不及“写”明白重要。

头像
等级1

被通勤时间的bonus震撼了

头像
等级5

远程后越能享受到独处时间,好比现在早上五点,准备出门跑个十公里。😉

头像
等级1

活出人生的精彩,真是羡慕。

头像
等级0

奔三了,最近也在考虑是否找个远程工作

头像
等级1

能否分享一下找国外工作时面试的内容,通常都是考算法吗

头像
等级0

谢谢andy的经验分享,同样也马上奔向40了,还在一线城市挣扎中,时常也在思考往后的人生是不是应该勇敢的走出去。PS:2*21*12*10=5040小时,这个的确是巨大的bonus,深有感触。

头像英语俱乐部成员
等级0

andy,你就是我的目标,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工作状态

头像
等级1

哈哈,你是幸运的。有稳定的雇主(或者说是客户)。我就比较折腾了,接接外包,捣鼓捣鼓自己的产品。但是屡败屡战,继续在努力的路上。各位码友,继续加油。

头像
等级1

在魔都上班,每天30分钟左右骑单车到公司,边骑单车边听点有声读物感觉通勤还好。当然也有出门还好好,途中却倾盆大雨,鞋子都进水却最担心电脑淋湿,艰难在风雨中爬坡狼狈的样子,虽然这种情况很少但还是在公司备着衣物。
最近疫情在家生活,工作难以平衡,解封后想出去周边走走,又不知道哪里能让家人和自己有惬意,享受时光的地方

头像
等级1

居然可以省下来这么多时间 这还没算恶劣天气通勤带来的影响

头像
等级4

唉,徒有羡鱼情。
远程怎么都是Ruby哦

头像
等级1

希望成为下一个你

头像
等级0

我现在远程工作了一年了 感觉最大的问题 还是孤独,有得有失,平时自由的时间多了 我也经常去徒步 篮球。 这样就会好很多

头像
等级0

这种生活确实挺好的,只能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加油了

头像
等级2

厉害了,向大佬学习

头像
等级2

看到11年,崇拜!最近上海北京疫情,安利北京上海的朋友们找远程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