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讨论远程工作的合同性质

头像
183****0855
415阅读15评论

想问一下有远程工作经验的大家伙合同性质和劳动方式或者劳动待遇是怎样的?或者说大部分这种类型的工作待遇及权益保障是什么样的
1.远程 全职 劳动合同 五险一金(or帮助代缴or相等其他代替)
1.5没有五险一金
2.远程 全职 劳务合同
3.远程 兼职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
4. 远程 兼职 劳务合同
或者还有其他的一些方式,欢迎大家讨论。

讨论话题:
职场相关热门话题
城市:
广州海外苏州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西安厦门武汉长沙
加载中…
精选评论
头像

你的分类可以简单点,直接分为「全职」和「兼职」就行。


先说 「兼职」不存在「社保」一说,重点在「发票」 ,别人给你钱赚,你要提供发票。

如果你有注册自己的公司,那就签「项目合同」,具体怎么操作你自己会很清楚,不清楚问自己的(代理)财务。如果你是个人,可以选择跟对方签「劳务合同」,但税费非常高,所以我没有签过。

但是,不签合同麻烦的地方在于,你要提供对方等额发票。

如果你找朋友代开发票,这样比较省事,你缴纳对应税点就成,多少我忘了,帮你代开的朋友会告诉你。

还可以提供日常消费发票,一般这种我会让团队中其他小伙伴一起收集,我自己攒不了那么多。打车票、加油票、餐饮发票、购物发票,等等,都可以用。但是有些发票可能有额度限制,比如餐饮只能占总发票比重多少等等,具体你要问「发包方」,也就是给你提供兼职活的人。

总之,发票来源一定要合法合规,不要想歪心思。哈哈。


再说「全职」。

我遇到的 「全职远程工作」,都会签「劳动合同」,跟正常合同一样,区别在于社保的约定

或者公司帮你缴纳公司注册所在地的社保,或者公司找第三方帮你缴纳社保,或者你自己找人代缴社保。自己代缴的话,可以跟公司约定下这份费用谁来出。

社保只有五险,一金是福利。我遇到的只有一次帮缴纳一金,就是公司在公司注册所在地帮我缴纳「五险一金」。后来我觉得下辈子估计就定居杭州了,所以就不要异地社保和公积金,然后让公司取消了。

但是远程我自己没有遇到过也暂时没有听说过,「全额」缴纳社保和公积金的,都是按最低基数缴纳。也许会有其他小伙伴遇到过,你可以再问问。

希望可以帮到你 😊

感谢你!给我很大的启发!
想问一下,您的公司对工伤问题有具体规定吗?

想借楼问一下哈, 公司都是如何做到不缴纳五险的, 哪怕员工同意, 甚至员工主动提出来说不想缴纳.

现在税务代收社保, 从公户直接转钱给个人, 肯定是有税务上的风险的.
拿到都收走 个体户 + 服务合同的这种方式么?

谢谢~ 我也就是一问. 因为看到帖子里有说, 有的是公司出钱, 个人自己缴纳的. 这个相当于五险一金的钱加在工资里面了? 那这样子的话, 就感觉公司会有一些风险.

我看到采取这种方式的一般是外企

因为我自己以及认识的人都没有遇到过「工伤」这种情况,所以具体不清楚。

一般社保的最大用处是「养老」和「医疗」,具体就不用说了,你肯定懂的。

此外,如果是在非户籍地居住,部分地方落户或者买房等都需要缴纳当地社保,所以,这是「社保」的衍生作用。

至于「工伤」,其他工种我不清楚,但是如果是强互联网相关,都在电脑上干活,如果不需要驻场,就不存在通勤,实在想不出工伤怎么定义。颈椎病腰椎病这些算医保范畴了吧。

你可以单独开个帖子让大家讨论下,也许有遇到过的小伙伴。

1.「个体户」也是需要到工商局备案注册的,只是跟注册公司有点区别,具体百度。

2.「劳务合同」就是你说的「服务合同」,我不清楚专业说法叫什么,这个实际上就是跟个人签订的合同,合同金额达到 4000 后,劳务税点有 20%,这个相当高了吧。

所以我建议是,要么自己注册一家公司开发票,要么以朋友公司名义挂靠签合同走账,税点也是三点几。


如果你是入职到某家公司的「全职远程员工」,社保怎么交你跟公司约定好就行。因为现在通行的方法是找第三方代缴,政策好像是要求公司如果要给员工交某地社保,必须在当地有分公司或者其他什么分身形式存在。

但是远程四面八方都有人,没哪家公司能有这么多分公司吧。公司补贴你一定社保费用,你也还是找第三方代缴,具体没差别。至于风险的话,这个我不清楚,公司大佬们的事我也不好细究吧。。。

ps:我觉得吧,再过些年,相关的法律政策会出来。虽然「全职远程」听起来小众,但随着疫情时代的不断拉长,总归会有越来越多公司入场。而且现在的工作越来越细化,工作内容的量化指标也越来越清晰,所以,总体是看好吧。究竟有几年就不知道了,希望我退休前可以看到,😂

感谢~~
个体户现在有增值税和所得税减免, 也没有企业所得税, 没有公户, 所以整体上还可以. 就是操作上稍微麻烦一点.

服务合同金额到达4000后, 税点20%也确实非常高了.
确实感觉还是走 个体或者公司的方式好一点.

其实无感觉五险一金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全国通用, 如果全国通用了, 也不会有这么多了, 缴纳了就可以了, 毕竟去了哪里都可以保障.

收入达到多少,个体户税率相对于普通劳动者才有优势呢?

现在没有劳务所得20%税率的问题了,和年度个人所得一起计算

别纠结工伤了,远程对员工的健康友好度已经比坐班好太多。
求职时,一味强调工伤只会让企业觉得会被“”讹。
五险里,本就有医疗保险,觉得不够,再往外买相关的商业保险即可。

五险里也包括工伤保险哈!我想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探讨一下,因为工伤很不好认定😊
头像

工伤比较常看到是路上车祸,至于工伤认定的权责单位是人社部门。

好比外卖工作者在配送的路上车祸了,他们作为自由职业者,也受工伤保险保障,平台、雇用单位在法律无过失认定有相应的责任。当车祸严重,导致无法工作时,是由人社部门进行认定,来调用保险资源。

同样,工伤的覆盖范围,是需要劳雇协商,当劳雇有争议时,由人社部门协调判定。这好比网购买了退货险,非预期情况下的争议发生时,彼此各自举证后,再由平台介入裁判。

这有个远程办公的工伤判例。

上个月,有个判例是黑龙江大庆市自然资源局员工,疫情在家办公期间遇到犯罪嫌疑人逃到他们小区,将大庆市政府的员工杀害,原本家属向人社提出工伤认定,但不被认被为是工伤。后来家属不服,对黑龙江人社厅和大庆市人社局进行行政诉讼,最后认定为工伤。

这判例别有意义,近三、四年法院审判开始有倾向判例法的趋势,像这种人社部门都不认为是工伤,再提行政诉讼,最后经过法院逆转认定。

So,这是非常近期远程工作条件下的工伤判例,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