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毋庸置疑,远程节省了公司的日常开销成本。但是为什么远程的薪资普遍偏低?我觉得主要还是供需关系的不平等:向往自由生活,远程工作的人比支持远程办公的公司招聘人数多
这个结论虽然比较显而易见,但是还是有一些深层的逻辑。
招聘的公司及职位少我总结有三个原因
- 对管理者要求增高,远程的管理比坐班的管理要求多出很多,例如如何让团队成员高效完成任务,还不至于让大家有比坐班还要糟糕的体验。
从应聘方 - 对员工的要求增高。造成企业招聘难。员工要有很强的自主能力。一方面是主动,一方面自律。主动是不能消极的工作,没人督促就不会有进度。自律是能够自我管理,很多人不是不想自律,而是控制不了自己。
- 对企业的要求,一方面是企业有信心用远程的方式运行。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信任。信任员工能够和坐班有这一样的主动效率。但是这就有一定的风险。主要取决于招到什么样的人
本来有远程招聘意愿的公司就少,再加上这些要求,有这个能力的公司更少。有实力的大公司还是有远程意愿和能力,少之又少。所以优质的远程职位是极为稀缺的。
员工这方面虽然是比企业需求多,但还是需要理性看待,因为可能没有想象的多。
可能这里存在“幸存者偏差”,因为来这里大部分是找远程职位的,造成人人都希望远程的“假象”。但是我了解到的还是有很多人喜欢人多的感觉,有同事的交流,通勤上班,和这个社会有更多交流的诉求。还有很多的是家人不理解,认为远程办公就是“在家呆着”,所以你不干家务活会“很不顺眼”,家庭矛盾很多,效率自然高不了。但是即使是这样,寻找远程工作的人应该还是比提供岗位的多(这里我猜的,如果电鸭有这类的统计数据,可以证实一下)。
如何解决?
先上我的结论,让企业和员工都认识到优秀的、适合远程的公司和员工,都很少。然后,找到让他们准确匹配的方法。(这也是电鸭一直努力的方向吧?@大灰)
前面已经提到远程工作对企业的要求很高,这里在补充一下员工方。事实上,真正有远程意愿的员工是没有想象的多的,前面也提过原因。而且具备这个远程工作软能力的人更很少,再加上传统技术能力上的要求,把合适的人的范围进一步缩小。比坐班招聘的难度更高,合适者更少。
因为企业只看到应聘的人多,或者只在意技术这种硬实力没有考虑其他,所以认为不愁找人,所以有议价能力
也因为真正有能力远程办公的员工意识不到自己的稀缺,甚至没有发现自己有这样的能力,低估了自己的议价能力
让大家都认识到事实并非如这次,企业找对方向,应聘者清楚自己都很稀缺,薪资自然就提升了。
最后,我有个愿景
希望有那天,招聘和应聘双方都清楚自己要提升的方向,并且愿意投入精力去做。当公司和应聘者的人数都多起来,整个远程的“行业”水平都提高了,两方对等了。到那时,远程工作就可以是一个普遍的正常的选择了,而不再是一个小众的选择。
我还是那个观点,远程工作只是工作,也一样会有不爽的地方。如果一个工作让你很爽,要么你有问题,要么工作有问题。
“但是我了解到的还是有很多人喜欢人多的感觉,有同事的交流,通勤上班,和这个社会有更多交流的诉求”,这应该是真的,所以将来大环境发展好了,可能就是一段时间远程,一段时间大家聚在一起,妙啊
半远程,我现在就是这种。但是公司的远程的管理能力真不行。可能重点还是在坐班的管理吧?
我们作为远程工作倡导的公司,尝试过不同的远程职位模式,最现实的就是发简单任务直接码代码的那种任务才适合远程。其他的任务比如分析需求,架构设计,生产上oncall,需要沟通多方面,依赖各种环境,因为远程,语言,等诸多方面,都不适合(造成这种任务onsite的人来做反而更合适)
而由于是直接切分细化,包括需求都打碎明细,基本只需要你找到最合适的地方码代码,所以大部分的工作已经做完了,所以相对难度就很低了,所以相应待遇会低一些。
首先回答你这个问题:
不是匹配是否精准的问题,也不是匹配方法的问题。精准只是让大家找人找机会高效,但这不是根本。
电鸭努力的方向是——尽可能的多的增加数量,即让远程工作机会多起来,无论薪资高低;让远程工作成为选择之一,无论年龄大小。数量上去了,自然匹配到合适的人/机会的概率就会增加。
没有足够多的远程工作机会,谈匹配效率,意义不大。
再者,薪资的分布是整体市场决定的,跟是否远程没有关系:
最后,Respect 你的愿景,这也是我和电鸭的愿景
短时间普及远程工作 不现实 ,至少在国内
我坐班工资在40k左右,找远程办公工作连20k都不到,没办法,多了没公司要。我也没有回一线城市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