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故事你好鸭 #97 | 字节原产品经理&咨询顾问+圆领原产品负责人:人们早已开始自由探索无数可能

头像共建者
Ivy
322阅读8评论

HELLO FROM ELEDUCK

NO.97

▌介绍下你本人的经历及当前所做的事情吧

Hi, 我是Solar。

我之前在字节跳动担任产品经理和咨询顾问。

产品经理是飞书部门的产品经理,咨询顾问的岗位,就类似于向其他企业介绍字节的企业管理方法,以及如何通过飞书来提升他们的业务效率。

你好鸭 #97 | 字节原产品经理&咨询顾问+圆领原产品负责人:人们早已开始自由探索无数可能

你好鸭 #97 | 字节原产品经理&咨询顾问+圆领原产品负责人:人们早已开始自由探索无数可能

后来我加入了圆领,一家国内全员远程办公的自由职业者平台。虽然现在创始人已经退出了这家公司,大团队也相当于解散了,但回想起来,当时在职的时候还是有一腔热血和一段充满理想主义的体验的。

从这段经历开始,我开启了数字游民的生活。

隔一段时间,换一个地方生活(但我无法边旅行边办公),目前在珠海这边,很舒适。

现在我正在进行两个方面的创业。

第一个是,我创办了一家也是全员远程办公的跨境团队,我们正在做一个出海的电子硬件消费品牌。

你好鸭 #97 | 字节原产品经理&咨询顾问+圆领原产品负责人:人们早已开始自由探索无数可能

你好鸭 #97 | 字节原产品经理&咨询顾问+圆领原产品负责人:人们早已开始自由探索无数可能

在不久前,我们在Kickstarter成功完成了众筹,目前产品已经马上要完成量产出货了。

另外一个是职业教练,和我即将启动的项目,还挺好玩儿的。

(本来打算写这篇的此刻我已经筹备好了,但突然最近有客人到访,预计会推迟一周发布)

我已经连续每天5点起床将近两个月了,这个习惯让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多很多的改变。

无人打扰的清静时间是头脑最清明的时候,阅读、学习,从天黑到天亮,让我感觉很好。

我最近在想,既然我每天都要吃早餐,我为什么不和其他人一起远程视频连麦一起吃早餐呢?

每天七点到八点,我打算开启一个线上房间,大家可以随意加入。

用有趣的方式,见从未见过的人,来开启新的一天。相比起重复地每天见相同的人,是不是会有更多可能性呢?

还有一些好玩的活动还在构思和梳理中,感兴趣的人可以联系我,或者下周看我的小红书/B站 (数字游民Solar) 呀!

▌是怎样的契机,让你有了成为远程工作者/数字游民,乃至创办远程企业的想法?

我在字节跳动工作期间,问了自己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推动着我走上数字游民之路。

我看到的一个现象:

在字节跳动的咨询顾问岗位工作,我会接触到很多各行各业的企业。

而在那一年,跨境电商迅速崛起,有很多的跨境企业都来找我们咨询组织管理和效率提升相关的问题。

这么多的跨境企业在我的眼前,让我想到一个场景,那就是万千品类的商品,通过物流,正在源源不断地流向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未来,世界各地的人都能更加平等地购买到相同的产品。

在中国的电商发展起来之前,我们都是自己去超市或者商场来购买物品的。如果我住在农村,我能购买到的东西和我住在城市能购买到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很多东西可能我想买也买不到的。

但现在,无论我住在哪里,我都能平等地购买到淘宝、京东、拼多多上面的任何一件商品。

实物商品正在如火如荼地实现跨国、跨地区自由流动。

我看到的另一个现象:

那个时候,我恰好有一个北京的同事朋友,她打算转岗回成都工作。

一模一样的岗位,一模一样的工作内容,但只是因为她要回到成都,薪资就要直接打八折。

这是否和字节所宣传的“以能定级,以级定薪”是相违背的呢?

另外,刚好那个时候正在经历TK封禁的事件,在数据库方面有大量的中国工程师和美国工程师相互协作的需求。有一天,我看到内网论坛有一个同学发了一篇帖子,痛斥公司对待中国员工的不公平。他写到:

“美国工程师一下班就见不着影,周末也不上班,好几天都不上传代码。自认为美国的工程师并没有中国工程师产生的价值更高。然而,他们的工资却是中国工程师的两三倍!”

地区的收入差异是如此的明显,不同的国家和城市已经是一个内部循环的封闭市场。

结合我看到的这两个现象,我在想

“既然产品能够自由地在全球各地流通,那么人创造的价值,能不能跨越地区的限制,自由流通呢?”

自从产生了这个想法,我一直在心里挥之不去。一旦想好了,我就很难再继续原来的工作了。

于是我主动提出离职要创业了。我要打造一个全球远程工作的平台,我想让人的价值也能自由流动。

我开始研究海外的各大远程工作平台、自由职业者平台,并且开始研究国内的其他竞品。当时,也有一些已经运营了一些时间的平台,比如猪八戒。但猪八戒这个平台,怎么说呢?

据说Upwork的高管,在第一次看到这家中国号称第一的自由职业者平台时惊叹:这个网站是被炸弹炸过吗?

于是我的目光放在了其他更年轻的平台进行调研。其中,我留意到一家平台,叫“圆领”。

为了深入了解他们的团队到底怎么样,我假装自己要面试,和他们聊一聊。

聊了第一次,感觉不咋地;然后又被安排了第二次。第二次面试的人让我的印象好了不少,至少,我感受到了一种对这个事业的热情。听说第三轮就能见到 CEO,是安居客的创始人 Mike,我决定去上海见见他。

这一次见面直接改变了我的想法。

我很难准确描述那一天给我带来的震撼的感觉。我之前感觉,人的价值自由流动的这件事情,是一个很好的创业机会,是一个很棒的事情。但 Mike 身上给我的感觉是,他把这件事情当做是一件深深的使命来看待。这是一件他必须要做的事情,是一件承载着人类社会重要转型和变化意义的事情,看做是一件他不得不做,必须要做的事情。

那天我有一些惭愧,原来还有人会带着这么强大的使命感,来看待自己的工作。

我经历过很多家公司,见过各种各样带我的领导和老板。但 Mike 是我唯一见过的一个可以认为高山仰止的人,是真正敬佩的人。所以,我抛弃了一开始只是来打探竞品的想法,直接加入了他们,和他们一起创业。

既然圆领要在中国推广远程工作,那我们自己就必须要先做到实践远程工作。

在我入职的第二天,公司就实行了全员远程办公。

很遗憾的是,最终,圆领并没有找到一条突破的可持续增长的路。

但目前国内还是有很多很美好的组织存在,为大家带来很多的机会,比如电鸭,和其他的社群。

特别衷心希望这些组织能越来越好,让更多的人能实现美好的生活。

▌你创办的企业是全员远程,从远程雇主这个角度来讲,除了岗位必需的硬核技能之外,你更青睐具备哪些特质的远程工作者?

1.对我们做的事情感兴趣。

其实很多人都认为远程办公是非常需要自律的,包括严格的纪律,时间管理、项目管理。

当然,我觉得这些对于企业的发展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感兴趣,从做这件事情本身就能获得快乐。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再多的自律要求,也是很痛苦的;相反,如果有一份热爱的话,即使没有严格的时间管理,也一定能把事情做得很好。

2.聪明,能解决问题。

世界的变化确实太快了,经验这件事的价值正在迅速地缩小。很多事情的解决方案,和十年前、五年前,甚至是一年前,都是截然不同的。所以,不要太相信所谓老人的经验,自己能去创造性地找到方法,另辟蹊径地搞定一件事情,甚至有一些意外发现,这就是一种很有成就感,很棒的状态。

3.开视频。

哈哈,这么细的细节好像是不是不应该单独拎出来说呢?不过我发现很多远程办公的人,都不在网上和同事见面,和合作方交流,也很害羞地不愿意打开视频。

但与此同时,久而久之,还会有很多人觉得远程办公久了会很与世隔绝,缺乏和他人交流的场景和能力。

你好鸭 #97 | 字节原产品经理&咨询顾问+圆领原产品负责人:人们早已开始自由探索无数可能

这两件事情本身就是相互关联的,我之前在八十多人的远程办公公司的时候,每天都和各种各样的人视频见面,即使是疫情封控期间,我也丝毫没有感觉和外界断开连接,就是因为屏幕就好像一个小小的窗口,通过它可以穿越地理的阻隔,见到好多好多人,和他们畅快的聊天。

现在我在公司里面也一样不厌其烦地和所有人强调打开视频的重要性,谁不开视频,我就要说想你啦!

▌在自媒体时代,很多人都想打造个人品牌。作为要带领大家“一起做人生的CEO”的职业教练,关于“超级个体”,你有什么体悟可以分享吗?

我现在严格意义上有两类产品,一类是实体的产品(我的出海电子消费品牌),一类是服务,是虚拟的产品。

但无论如何,如果我们希望能完成商业闭环,都需要有两个环节:产品+营销

我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打造出来自己的产品,但当然,它需要一段时间来探索,有的人很快,有的人则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我觉得可以给自己耐心,因为它非常值得。

如果倾向于做实体类的产品,我想先减轻一下大家对这块的畏惧。目前国内的供应链是非常强大的,几乎你想象得出来的东西,很有可能都能在国内的工厂做出来,一旦开始做了,可能很快发现难度没有以为的那么高。

如果和工厂达成了很好的合作,后面的组装发货都可以交给合作的人。我合作下来,国内很多人都很真诚、诚信、利他,国内物流的成本也不高。稳定之后,自己专注线上的营销,就可以了。

这方面的话,可以先观察自己平时最喜欢消费哪一类的产品,衡量自己的起步资金水平,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尝试做一做吧!

虚拟类的产品,比如服务,我想大体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标准型的,二是定制型的。

标准型指的是,你不需要因为对方是谁,是什么样的顾客,你可以提供相对比较标准的服务。一般来说单价比较低,可规模化比较强。比如说一些社群、课程。还有一些很轻量的,做收费的微信表情包,有版权的图片等等。

定制型的,很常见的就是一份远程工作。你做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方的需求,也就是岗位需求。还有其他的比如工作室、接单的自由职业者、职业教练、人生教练、各种1v1的服务,等等。客单价比较高,但也很受自己时间上限的影响。

好比你是一个木匠,你可以做出很多木头桌子,批量卖,就是标准型的业务;或者提供更加精致的定制家具服务。

营销方面,我觉得当前的情况下,个人IP是非常重要的营销方向,让别人可以很轻松地全方位地了解你,喜欢你。

而且我们不一定永远只卖一样产品,我们可能会改变出售的产品,但是我们的个人IP是可以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上的~

这方面有很多人讲得比我好,感觉后续也可以有机会慢慢再讲述~

并且很多人主要是卡在产品的部分,产品的重要性完全不亚于营销,所以,先找到属于自己的产品吧!

▌成为数字游民三年多来,工作和生活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工作方面——

  • 以前:

我之前在好几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工作过,后来也在字节跳动工作过。工作内容当然随着业务的变化有很大的不同,但实际上就是为了他人的事业在努力地奋斗着。而且我发现我和很多人都一样,本质上并没有多么地喜欢工作本身,更多地还是想从这里获得一些成就感,获得一些可以自我认可的东西,靠此维系我能坚持下去的意志。

  • 现在:

说实话也是有很多挑战的,但好在现在我做的基本上都是我自己发起的东西。我也不需要太去维护人际关系,或者征求很多级部门的意见以求“对齐颗粒度”“达成共识”。个体创业时,我的感受是可以保留最多的自我意识在产品中。

我现在只需要去关注真正的事情,比如业务的实际进展,我们每个人的实际投入和产出,那么不需要关注的是什么呢?就是有没有早上九点到下午六点都严格在线,这种变相的打卡制度。

事实上我现在经常都是周中休假,周末上班,因为这样可以错开出行的高峰期,我去到任何一个热门的地方,都没有什么人。这种体验太好了。

你好鸭 #97 | 字节原产品经理&咨询顾问+圆领原产品负责人:人们早已开始自由探索无数可能

居住环境方面——

  • 以前:

住在一线城市大约人均30平的房子里面,房租高得吓人,但是也感觉可以接受,因为一定要离公司近。

房子很难说精致,但在努力地布置下也算挺温馨,没有什么物业服务。

  • 现在:

海景房、独梯独户、四房两厅、管家阿姨每天帮忙打扫门口扔垃圾、漂亮的小区、尽职礼貌的保安…

在珠海一个远离市中心的海边,这是我这辈子住过最好的房子。

你好鸭 #97 | 字节原产品经理&咨询顾问+圆领原产品负责人:人们早已开始自由探索无数可能

生活作息——

  • 以前:

加完班的我已经耗尽所有动脑的力气,回到家只想狠狠休息(玩手机),不然会感觉很对不起自己!于是不知不觉就养成了回到家、洗澡、玩手机、深夜睡觉;第二天晚起、掐点到公司、上班、加班、循环…因此我的生活好像只剩下了公司和家里,事情只剩下了上班和玩手机…

  • 现在:

没有特别需要适应他人节奏的routine,我自己几乎可以完全支配自己的时间。一开始还是会想要“挥霍”时间的,但是后来意识到,这些时间完全属于自己,我怎么能过得比时间被出售给工作的时候更糟糕呢?

现在我们开始每天五点起床,学习、阅读、写作、工作。在家里,或者在附近的公园和咖啡馆,我们随时随地,做我们喜欢的事情。我这才感觉到我掌控了自己的生活。

你好鸭 #97 | 字节原产品经理&咨询顾问+圆领原产品负责人:人们早已开始自由探索无数可能

▌在你的自媒体中曾提到成为数字游民之后获得了“一份前所未有的自由”,现在你实现了想要的所有自由吗?

还没有呢,还有很多的自由是需要更强大的能力和时间的积累的。

这种“前所未有的自由”是相对于以前的状态来说的,以前能感受到的自由范围实在是太窄了,以至于拥有了一些,都可以认为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我还希望在未来实现哪些自由呢?

1.表达真实想法的自由

我感觉现在开启创业的时间还不够长,身上还留有很多非常在意他人眼光的“历史遗留问题”。即使是作为“老板”,也同样会对下属会怎么看我而感到战战兢兢。

从外在条件上来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具备表达真实想法的条件,因为你尽管去说就可以了。但它的阻碍就是根植于内心深处的一种深深的惯性,我们如果不能让别人喜欢我们、认可我们,事情就无法达成共识、无法推进,以至于你可能会失败。这是因为我们一直都生活在需要依赖别人审批的环境,小时候需要父母的审批,后来需要老师的审批,毕业后需要经理和老板的审批,所以我不需要别人教,我也懂得如何看人颜色。

现在我要重新获得这种出生的时候本就应有的自由。

2.交流的自由

目前我虽然正在做跨境相关的事情,但我的英语水平距离Native肯定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现在在和海外的用户交流的时候,也一定会用很长时间的GPT或者DeepL来帮我优化我的语言水平,让我能准确传达,又能言简意赅,不至于有很多书面遗留的“废话”。

我会很希望我能实现听英文的播客自由,能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自由,能看一个没有字幕的海外作品也能享受到它的乐趣的自由,否则我可能会始终处于一个局限的世界中。

3.时间的完全自由

这个可能是由于还没有完全实现财务自由带来的,所以我还必须要去做很多所谓的“基础性工作”,或者我并不是因为很享受才去做的事情(比如说,做家务,哈哈哈)。

我所希望的时间完全自由,是我能够在一时兴起的时候就跑去某个山上/庙里,或者去某个国家,某个演唱会,某个热闹无比或者空无一人的地方,与此同时我没有任何需要担心或者要交付的事情。

又或者说,我能真的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我热爱的事情上吧!

▌自媒体、咨询服务、远程创业多线并进,你的时间如何安排?有什么时间/项目/任务管理工具或方法可以推荐下吗?

其实我很难说完全地平衡好了,因为我的自媒体也已经有两三个月没有更新了,而它的上一次更新也距离上上次更新隔了差不多三个月吧。我会希望后面能有更多的时间多更新一些,因为确实做这个挺快乐的。

我以前做产品经理兼项目经理的时候倒是有很完善的方法论。但目前的话,我的时间安排其实很有规律了,主要就是大块的时间做切分。

早上五点起床之后开始阅读书籍或者学习,比如看YouTube里面的大神,或者MasterClass里面的课程。

然后到了大概九点钟的时候会处理一部分相对比较紧急一些的跨境业务的工作,并且会安排一些时间在教练或者新项目的事情上,但不会太多,主要是每天都会关注。

我一天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海外的业务上,主要是因为当前处于非常关键的量产阶段,每天都会出现突发需要我去解决的问题。在下午两点半到五点半期间,我会和团队在一起,讨论一些我们需要头脑风暴或者一起解决的议题。

到了晚上是相对比较灵活的时间,我可能会写作,我有自己的小报童,也有可能就是简单的休息。

九点钟的时候我一般已经在床上准备休息了。

每天的时间安排都很类似,就是将上午/下午/晚上分开来给不同的业务,其中灵活的时间段会根据当天哪样事情更紧急来分配得更多,近期就是我的出海业务啦。

我觉得可能更难处理的不是这几样东西的平衡,更多的还是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如何能够抽出更高质量的时间来与家人/爱人相处,这个会更具挑战性。

因为你可是在别人的面前一天天地在工作诶!两个人在一起玩手机可不算是真的在一起哦,怎么样能愉快地一起生活,这个可能更需要智慧,也是我需要做得更好的事情吧!

▌如果能回到开启数字游民生活的前一天,你会在哪些地方做得更好?

没有吧!

这个问题我好像很难展开,因为目前为止我对我过往的每一天都很满意,哈哈。

▌你认为数字游民意味着漂泊不定、离群索居吗?你通过哪些活动保证自己身心健康愉悦?

当然不是咯!

我觉得数字游民呢是具备了能够想去哪里生活就去哪里生活的能力和权利,但不是意味着你必须要远离人群,必须要每天都在旅行。事实上我是一个不是那么喜欢长时间旅行的人,我的身体会觉得很疲惫。

我也很享受早上骑着小电驴去逛当地的早市的烟火气,和邻居遛狗时相遇聊天的快乐,还有认识当地的花店/咖啡店老板的那种人情流动的感觉。我目前的打算是半年或者一年换一个地方居住,但如果哪一天我觉得有个城市特别喜欢,喜欢到我愿意呆两年,我觉得也是可以的。但我不会承诺给它一辈子哦。

你好鸭 #97 | 字节原产品经理&咨询顾问+圆领原产品负责人:人们早已开始自由探索无数可能

关于离群索居这一点,我觉得确实目前没有在线上能实现高质量社交的好方案。

很多都是微信群社交,但我很不喜欢水群,不喜欢看几百条消息,花很多时间回复。我更喜欢和其他人毫无压力地、轻松地视频聊天。

之前我在圆领,八十多人的远程办公企业工作时,我所结交的朋友也都是公司里面的同事,交的远程朋友。尽管如此我也觉得很棒了,至少不会比线下差,我们那时候每周都会有闲聊会,大家一样会聊八卦,聊自己生活中快乐的事情,会一起打王者,也会周末约着一起出去玩。

后来自己创业之后,我会Push自己扩大社交的圈子,毕竟我的同事相比以前也少了非常多。我会开始通过我的小红书结交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朋友。

你好鸭 #97 | 字节原产品经理&咨询顾问+圆领原产品负责人:人们早已开始自由探索无数可能

有台湾和美国的远程办公企业创业者,相约一起喝咖啡,意外发现我们有共同的前同事,打开了关于美国和战争国家的话题!(他们专门帮助战争地区人们可以线上获得工作和收入,不必离开家人颠沛流离)

有数千人社群的主理人,先后在不同的地方偶遇,还通过她认识了我们现在非常棒的好朋友。并且打开了一些全新的生活方式,比如认真地喝茶,品香,我们还收到了赠送的美丽的风铃,等等。

我们还认识了在香港的博士生,我们见了好几次面,走进彼此的家里,在珠海,和在香港。我们特别喜欢看她拍摄的视频,听她说话有一种非常治愈的感觉。我想我们后面还会一起去香港的迪士尼吧,哈哈。

还有,因为发布和数字游民有关的内容,我加入了一个社群。在那里的活动,我们认识了我们后来的教练,Sunny。而她的出现,彻底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因此,我的伴侣也找到了自己的热情——成为一名教练。

我现在也在筹备我的“Solar Club”,预计不久后发布出来吧!希望感兴趣的人来找我加入哦!在文章底部会有我的联系方式~

你好鸭 #97 | 字节原产品经理&咨询顾问+圆领原产品负责人:人们早已开始自由探索无数可能

身心愉悦方面的话,我目前养了两只狗,每天必须遛两次,所以每天都会散步、晒太阳,这一点倒是不需要自律。

而且我现在还很喜欢看日出,我会骑着小电驴去这附近的公园,那里一面是湖,一面是海,在那里从天黑看到天亮,这种感觉很不错!

我也很喜欢每周安排一天出游,去当地一个我自己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这样也可能会见到一些我以前从未见过的人。这样也会让我对这个城市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

▌目前在哪个城市?这是个怎样的城市?如果让你旅居生活,理想的城市是哪个?

目前在珠海的金湾区,属于珠海中较为偏远的地区。这个城市我感觉挺养老的,金湾就更养老了,我家附近就有一个很漂亮的颐养院,哈哈。这里风景很漂亮,空气很好,我大学的时候,有个高中同学在这里读的中山大学的珠海校区,说这里读了两年皮肤都变好了。我感觉是真的。

旅居生活的话,我感觉理想的城市,是下一个!

(很多地方我都还没去过呢,去了才知道~)

▌对于那些也想成为数字游民的同学,你有什么建议吗?

Don't Panic

虽然我不能说数字游民的生活是不费吹灰之力实现的,逃逸平庸的重力,需要火箭一般的力量。

但是它远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它的实现方式也远远不止一种。

在离开圆领之后,其实我发现很可能不是通过一个“大一统”的平台来帮助大家实现数字游民的。

我这段时间认识了很多自由职业者,他们活跃在各个平台,甚至有人会有自己的“个人IP”。

拥有自己在网络或者私域的影响力,就能自己获得客户、接单,获得收入来源。

他们没有必要依附于一个单一的平台。

如果不想成为自由职业者,而更希望拥有稳定的远程工作,也可以直接在领英、Upwork、Toptal等等地方,投递远程工作机会。大部分分布在欧美,有协作的时差,但也可以寻找类似于新加坡这类没有太多时差的远程工作机会。

另外,我们发现在超级个体概念崛起的这段时间,很多人的收入并不是来源于一个岗位的工作。有很多工作是近期才诞生的,比如说主播、自媒体博主(比如我最爱看的吃播)、社群主理人等等。

有些“传统”岗位也是,并不需要一个实体办公室。我还记得大学期间出去旅行,还有一个人说,她经常到处旅行,只要有网络就能工作。我问她是做什么的,她说是做外贸的,主要就是和外国人沟通。我以前认识很多猎头,他们只需要电话和电脑就能完成。

在圆领整个团队解散之后,由于很多人不想要回到办公室了,开始寻找自己的数字游民之路。有一个人之前是圆领的运营负责人,他之前在腾讯、滴滴和有赞都是做运营的。在离开圆领之后,他去做了他一直想做,但没有机会做的事情,就是讲国学经典,这是他的热爱。

现在,他在网上经常分享自己的国学感悟,日常,他给孩子们线上开课,讲那些他醉心沉迷的古籍经典,我感觉这是他最喜欢的工作。

我接触到了很多神奇的人。有的人在线上带别人做冥想和瑜伽;有的人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打包成服务,比如成为独立营养师;有的人专门教别人演讲,提升表达能力。

还有一个我见过最神奇的,在线教别人举重。对,就是那种体育节目里面专业的举重,这都有人会在网上学呀?!

还有个朋友,是专门帮助小朋友解决语言障碍的。比如需要学手语的,还有到了一定年龄还不会说话的,等等。据她介绍,还有很多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人,也要在线上购买这样的服务呢!

你好鸭 #97 | 字节原产品经理&咨询顾问+圆领原产品负责人:人们早已开始自由探索无数可能

原来,脱离于一个独立的大平台,人们早就开始在无边无际的世界中,自由自在地探索可能性了!

和大家共勉!

▌最后,广告时间(招聘/征友/宣传/合作等,说任何你想说的)

很高兴认识大家!欢迎随时来加我的微信。

也可以来关注我的小红书/B站同名:数字游民Solar

采访者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从这里访问Solar的小红书B站主页电鸭个人主页

版块分类:
职场
收藏
举报
加载中…
精选评论
头像
等级3

很赞,远程工作,数字游民的践行者。3年前看过一本书《单干:成为超级个体的49个关键动作》,书中理念与Solar一致,打造个人IP。

头像
等级0

好喜欢这样的工资哦

头像
等级2

前同事,很赞👍🏻

头像
等级0

非常喜欢的生活状态

头像
等级1

我也在努力,努力让自己早日实现身心自由

头像
等级1

没想到圆领也没做下去

头像
等级0

去年年初准备给圆领投简历,结果发现公司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