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故事你好鸭 #86 | 搬到瑞士,凭借人生教练实现时间自由,她是如何一步步做到的

头像共建者
立立
278阅读4评论

HELLO FROM ELEDUCK
NO.84

你好鸭,这里是 While Asleep 和电鸭社区合作的访谈文字板块。在这档跨越7个时区的连线栏目里,我们将以跨文化的视角,探寻多元的生活方式,采访扎根在世界各地的有趣人以及 TA 们的故事。

▌While Asleep 主播

立立
4年海外旅居,通过行走世界了解自己
9年教育行业,在自由但不算“职业”的探索路上

佩瑶
毕业于法国高等商学院,荷兰科技初创公司产品经理
在阿姆斯特丹生活4年,正在努力熬过欧洲的冬令时

▌本期邀请嘉宾

Mandy,现居瑞士苏黎世的全职人生教练
本科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后续拿到哈佛商学院 MBA 的 Mandy,从香港投行转型做社会影响力投资公益咨询,再到如今离开公司,将曾经的副业作为全职发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时间自由的人生教练,目前是萍言曼语教练(公众号同名)的创始人之一。

▼ 点击图片,收听完整播客
你好鸭 #86 | 搬到瑞士,凭借人生教练实现时间自由,她是如何一步步做到的

▌说在前面

今天的嘉宾  Mandy,从香港投行转型公益,再转身成为人生教练,在令人歆羡的自由职业之旅中找到了自己的热爱。作为教练的她,从三年前的副业尝试到2023年全职投入,是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探索第二职业曲线,在人生教练这个新兴行业涌入国内市场后,也逐渐获得很多人的好奇和关注——

“看起来跟心理咨询有些类似,但门槛似乎不算很高”

“小时收费可以高达上千,听起来是个不错的副业发展选择”

本期播客 Mandy 就将与我们一同分享,她是因为怎样的机缘成为人生教练,以及如何凭借教练这份特殊的职业实现自己的时间自由的。如果你也有诸如“怎么判定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职业” “没有精英人设能否吸引到客户” “如何迈出尝试的第一步”等等的疑问和好奇,Mandy 将逐一回答,为你打开一份「入门指南」。

| 想要成为人生教练,精英光环重要吗

Q:伴随美国名校、投行工作的成长路径,如何看待自己的精英标签?

Mandy:我对这个标签没有很强的共鸣,其实就是我从小特别乖,该干嘛就干嘛,一直就到这儿了。比如中学考试,那就是要排进前几名,如果不是前几名就觉得不行,这是一种思维惯式。如果不这样,就觉得自己特别不能接受。

Q:那么要想成为人生教练,精英光环重要吗?

Mandy:成为人生教练不一定要拥有精英的背景。做教练的各种背景的人都有,但是大家会侧重不同的议题,比如说有些人是情感教练,有些支持创业者营收翻倍,他们的背景也很多元。

以及客户其实也不是很在乎教练的背景学历。比如说我有这么多客户,从来没有人问过我是哪个流派认证的,也没人问过我的学历。可能对客户来说更重要的其实是,能否跟教练产生共鸣,以及这个教练能不能真正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实现愿景。如果客户跟你有了一次对话,就觉得你对 TA 会有帮助,能够感受到与你的链接,而你也能共鸣对方,气场相合就很好。

| 人生教练是个怎样的职业,它跟心理咨询有何不同

Mandy:人生教练有几个重要作用。首先,教练充当的是一面镜子,引导客户深入了解自己内心的需求、渴望和恐惧。也因此,教练并不是去告诉来访者应该怎么做,而是帮助他们反观自身的情感、状态,自主地发现更深层的召唤。

其次,教练也扮演拉拉队的角色。这意味着来访者通常怀有强烈的渴望,否则他们不会主动寻求教练的帮助。但由于恐惧、限制性信念等原因,他们可能会倾向于自我压抑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这时,教练就需要借助多种方法,在行动和状态层面支持来访者,帮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实现目标,并提供相应的方法和资源。

与心理咨询的区别在于,教练更注重未来的目标导向。以我的来访者为例,他们通常是那些“别人家的孩子”,虽然在事业上一直顺风顺水,但会在某个阶段开始感到个人发展上的迷茫、卡顿,想要转行第二职业,但又觉得情绪内耗、行动力不足。在我与客户的合作中,虽然也会涉及一些类似心理咨询的内容,比如探寻过去的限制性信念、事件影响和内心恐惧等等。当然,我需要关注那些过去的因素,因为它们可能影响到客户对未来目标的动力。但与心理咨询不同的是,教练强调未来的目标导向,因此我们更侧重于共同制定未来目标,并努力助其实现自己想要的结果,而不过多深究过去的经历,如童年创伤。

同时,人生教练也不太会主动提供建议。这是基于几个原则的考虑,其中一个是我所受训的教练体系的核心原则,其它教练体系可能也有相似的。这一原则强调每个来访者本身都是完整的个体,充满了各种资源、智慧和力量。他们本就拥有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是本自具足的,因而教练需要做的其实是帮助来访者承担起他们自己的问题。但一个我也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客户会问“Mandy ,告诉我该怎么办”。有时候他们会本能地逃避一些事情,习惯于让别人告诉自己下一步怎么走,但其实他们自己是有能力找到答案的。

第二个方面来讲,即使教练提供建议,也不一定是对客户最有帮助、最有效的。因为教练的建议是站在自己的视角上的,也有其局限性。我提出的所有建议其实也受到了我的过往人生背景的影响,但这些想法并不一定真的对客户最有帮助。我看到的只是我带着“自己”这个滤镜看到的一些想法而已。

还有第三点,大家都经历过这种情况,小时候父母或老师给予建议,但我们不想听从。这种情况表明个体其实是缺乏内在动力的。即使他人给予了建议,哪怕是找到了一个智者,这些建议可能也无法被真正理解或付诸实践。原因在于听者并未深入挖掘自身底层的内在驱动力。而这种情况下,一般也就是左耳进右耳出了。

当然如果来访者仍然真的期待听到我作为一个个体的想法,我也愿意分享,但这个时候就不是以教练的身份了,就是以我自己这个人。

立立:我再一次感受到“镜子”这个词对于人生教练服务于来访者的意义。人生教练的能力和专业性恰恰就在于这面镜子到底有多亮,能够帮助来访者照亮对于自己的深刻认识。

▼ 点击图片,收听完整播客
你好鸭 #86 | 搬到瑞士,凭借人生教练实现时间自由,她是如何一步步做到的

| 如何从0到1开启探索,将人生教练变为第二职业

Q:Mandy 你的成长之路有两次重要的转变,首先是从高薪的投行过渡到公益机构做咨询,其次是全职投身人生教练的生涯。你是如何逐步确定这就是你要从事的事业?

Mandy:我最初接触教练是在2018年,当时我有一个好朋友正在学习教练,而恰好我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挑战,TA 提出可以为我做一次教练对话,接着就问了我几个问题,但并没有告诉我什么,我自己就想通了。我觉得很神奇,就想自己学学看。

在入门课上发生了更神奇的事情,老师要求我们设想一个在3个月内实现的项目,我想到的是脱单!虽然觉得不可能实现,因为前两年一直单身,我勤勤恳恳地去约会,甚至还制定了 OKR,但一直没有成功,这3个月脱单真的太难了。

但就在那个教练课里,特别是在关于亲密关系的一些探索中,它帮我照见到了一些底层的信念,让我意识到了很多我的限制和恐惧。经过这种底层的变化,我意识到自己需要做出改变。之后,我真的经历了一次全面的转变,特别是在亲密关系方面。果然,真的就在3个月内我认识了我现在的丈夫,并开始与他交往。

立立:通过这次练习,你在处理亲密关系方面获得的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

Mandy:两个主要的收获。首先我意识到亲密关系是由两个人构成的。我之前比较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己的需求,不太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也不了解对方的需求是什么。现在我认识到在亲密关系中,每个人都占据了50%的重要性。其次,我之前对于亲密关系的结束很害怕,会认为这是巨大的失败和对个人价值的否定

佩瑶:谈个恋爱都要谈第一名,哈哈哈…… Mandy 的分享也让我对教练这个职业突破了固有印象。不知道为什么,好像我脑子里对于人生教练,无论是作为一个成为教练还是接受咨询,总想的是与职场相关,或者是对我的人生有很宏大影响的事情,没想到一个非常私人的感情问题也可以作为中心议题。

Mandy:可以理解,因为最开始人生教练这个领域主要就是由高管教练组成的,那才是真正的精英。一开始都是 CEO 之类的人物,有自己的教练,但现在情况会更多种多样。我个人的直观感觉是,除了工作话题之外,亲密关系是另一个很大的痛点。这个领域的教练确实是一个有趣的选择。

立立:然后就认定这是你想要做的事情了吗?

Mandy:还没有完全认定,但那时候算是第一个关键点,我完全接受了这个方法论,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我刚刚进入商学院,商学院本身也是一个职业探索的阶段。因为教练也成为了我一个新的兴趣,所以在商学院的两年里,我时不时地会去探索一些教练方面的内容,比如从我已有的技能出发,加上对申请 MBA 的熟悉度,尝试做了 MBA 申请方面的教练。

刚开始副业的时候,我其实也不知道具体要做什么,自己如何定位。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你知道一步或两步,就开始做,后面的步骤会自然浮现。比如我知道的是,我想要上一节教练课,深入自己的技能;再来我可以创作内容,因为我在职业转型的过程中摸索了很长时间,我自己在那里摸爬滚打的经历、跳过的坑,都可以成为丰富的分享内容,所以我就先把内容写出来;第三个我知道的是,可以通过工作坊吸引更多的来访者,我索性就在当时学校的职业辅导中心组织了职业探索的工作坊,把我知道肯定有用的东西以义务免费的形式分享了出来;最后一点便是找到愿意与我同行的伙伴,而我现在的合作伙伴就是当年商学院的好朋友亚萍,我们俩对这个领域都很感兴趣,虽然都不知道具体怎么做,但互相支持总会有更多灵感。这些就是我当时所知道的四件事,然后就开始做了起来!

▼ 点击图片,收听完整播客
你好鸭 #86 | 搬到瑞士,凭借人生教练实现时间自由,她是如何一步步做到的

| 要变得更有竞争力,高级别认证和实战经验哪个更重要

Q:我看到教练的国际认证分为实习、专业和大师三个级别。如果想在国内市场成为一名具有竞争力的教练,你会建议先取得实习认证,并在市场验证中积累经验,然后再考虑是否升级,还是一次性申请到更高级别的认证,比如至少专业级别,然后再将自己推向市场?简单来说,你觉得是拿证重要,还是回归市场、自我迭代更为重要?**

Mandy:我会建议选择后者。很多时候,我们内心会有一些心理障碍,一些害怕的声音告诉我们,只有拿到证书后才能开始接受来访者。但其实大多数情况下,这是我们内心的一种幻觉。

你要提升技术最好的方式就是与来访者互动,积攒实际的工作小时、不断练习。当然,在考证的过程中也需要积攒足够的咨询小时数,这二者并不矛盾。但我想鼓励大家更早地去市场中验证自己、积累经验。不瞒大家说,我当时就是什么都没有,无证上岗,当然你需要与来访者充分沟通,提前明确预期。我记得我当时就在网上随便做了一个免费海报,分享到我的朋友圈,说我正在学习人生教练,谁有兴趣可以找我免费体验。结果真的有很多人联系我了,从那时候便开始逐渐展开了。

佩瑶:我太认同了,因为这个问题可能不仅仅局限于如何成为一名人生教练。生活里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好像我们总是会受到某种思维局限的影响,认为自己必须先达到某个条件,然后才能真正开始。我们常常给自己设定很多限制,但其实只要你有开始的愿望,这已经足够了。而且,通过时间的积累,你所能学到的东西比你在脑海中构想的情景所能带来的反馈要丰富得多。但我认为要消除那种思维上的限制,跨越自己内心的障碍,确实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直接行动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

| 如何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差异化定位要

Mandy:其实最开始的时候不需要太过担心这个问题,也不需要刻意去思考。我最开始尝试的时候,也不过只知道刚才提到的那几件具体的事,之后你能做的就是在实践中不断进化。

比如有一些来访者给了我新的灵感,于是我们便开始研发新的工作坊。当你积累的客户多了,面对的需求多了,渐渐地就会发现这些来访者身上的共同点,比如我现在的客户主要是在金融、法律、互联网大厂或咨询行业做精英工作的人,也往往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们”。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在纠结的问题也与我有很多共性。我感觉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吸引力法则。

还有一个重要的点是,作为教练,你也需要有自己的教练。我依然也有我在面临的问题,所以也需要一个更有经验的教练来指导我,比如帮我梳理定位,提高服务来访者的能力等等。

▼ 点击图片,收听完整播客
你好鸭 #86 | 搬到瑞士,凭借人生教练实现时间自由,她是如何一步步做到的

| 来访者们最普遍的共性问题是什么,底层根源又来自哪里

Mandy:在教练的过程中,我将问题分成表面的问题和底层的问题,两者都很重要。表面的问题可能是最痛苦的那个点,也正是这个痛点促使他们找到了教练。

在我接触的群体中,大家面临的表面问题可能是工作上的不开心、压力很大、筋疲力尽,想要跳出来但又不知道从何开始,感到迷茫

另一个表面问题是一些人模糊地意识到自己有些感兴趣的事情,比如发展第二职业,但他们不相信自己,或者担心第二职业不会立即取得成果。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受到社会规范的影响,认为不应该投入在没有明确回报的事情上,导致他们在表面上不采取行动

但在这些表面问题之下,可能还有一些底层的问题,比如完美主义,认为必须做好所有的准备才能开始;或者另一种完美主义的类型,觉得必须清晰规划好自己的未来,一切都要计划得很清楚,而且确保有成果、不浪费时间、不会失败,才敢开始。

另外,还有一些常见的底层问题,如二元取舍,觉得非黑即白,要么选择精英康庄大道,但自己不喜欢;要么选择放飞自我,但担心没钱、不稳定,缺乏安全感。这样就容易设定很多限制给自己。

再来就是过度关注他人的看法,容易与他人比较。有些人会正向比较,觉得他人已经很成功了,自己转行胜算不大;有些人则会负向比较,看到别人曾是精英,但现在一事无成,规劝自己不要重蹈覆辙。

当然更加普遍还有金钱压力,尤其是一些朋友考虑转型进入非主流行业,相比之前的精英高薪行业,可能会面临收入减少的情况。其次还会有年龄焦虑,一些人可能觉得等到35岁再转行太晚了,尤其在国内,对女性来说,年龄焦虑会更加严重些。

立立:有时候我觉得这些问题就像是一整个套餐,一个接一个去全都出现了。到了某个时刻,你会发现自己在现有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中无法找到价值感,想要改变,但又缺乏行动力,或者在努力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阻力,有金钱的,有年龄的等等。

佩瑶:你这样一总结完,我发现这其实不是个体的原因,而是整个体系的问题

Mandy:是的,就像之前我的教练说过的一句话。我当时面临的是年龄上的焦虑,有一种30岁必须结婚的想法。我的教练就用一个比喻告诉我说,我的身上承载着成百上千年中国女性的压力,这是我们的文化、历史、传统传承给我们的东西。所以回到刚才说的,其实我们所在面临的很多挑战,也是我们的历史、祖先的传承

然后说到来访者们的普遍命题,其实底层的问题就是我到底够不够好。金钱也好,他人的认可也好,这些其实是想通过外界的肯定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如果没有这些外在的东西,我就没有价值感,觉得自己不够好、不配得,于是我们才会拼命不停地证明自己的价值。

▼ 点击图片,收听完整播客
你好鸭 #86 | 搬到瑞士,凭借人生教练实现时间自由,她是如何一步步做到的

| 如何在糟糕的职场环境中保护自己

Q:怎样处理职业倦怠?

佩瑶:在国外职场有一个术语叫 burn out,但好像在国内没有一个专有的词来概括这种状态,具体来说,可能你的身体还没有明显的病症,但你的心理状态其实很糟糕,甚至都没有能力观察到自己这种不好的状态,因为我们从小就被灌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观念。所以如果我们无法摆脱一个糟糕的职场大环境,应该怎么保护自己呢?

Mandy:很多来访者可能因为从小就被培养成特别努力的样子,即使状态很差,也逼着自己做很多事情,这反而是事倍功半的

分享一个小方法,想象有个梯子,是你的能量阶梯。这个梯子最下端是非常负能量的状态,比如你处于极度的疲惫和焦虑中。这时,哪怕你想要好好工作,却实际上什么都做不了,因为你的内在资源激发不出来。因此你不要强迫自己去做任何事情,因为这相当于你是一辆没有油的车,启动不了,反而会将自身的的零件逐一损坏。从功利的角度而言,也是不明智的策略,所以这时候什么都不要做。

当你处于能量阶梯的最底端时,应该怎么办?最重要的方法是从下端往上爬,走到中立状态,至少是没有那种强烈负面情绪的状态,或者更好的时候是往正面的状态持续恢复,比如运动、冥想、写日记、户外活动、和好朋友聚聚,或者做一顿自己喜欢的美食,都是提升能量的方法。

但如果你必须要回到工作中去,那可以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假如说我的人生是一个无限公司,我是这个公司的 CEO,这份全职工作只是我人生的一个部门,那这个部门在我的人生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我应该如何让这份工作为我服务?

可能最常见的是说,我的第二职业还没起飞呢,我现在还需要这份全职工作,需要稳定的财务收入。只是明确这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把你现在的工作当成你人生公司的一个财务部,仅此而已。我之前也会跟我的来访者讨论,怎么有效摸鱼之类的。但是最重要的是,先把这个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被迫每天要去苟着卷着做这些事情

立立:这让我想到 Mandy 曾经说过一个金句,你要记得不是工作雇佣了你,而是你雇佣这份工作,去实现自己某一个维度的价值

佩瑶:是的,我们长久以来都很习惯于用工作上的身份去定义自己是谁,而且这个比例可能会占非常大的部分。它其实也是一个很复杂的体系,也构成了你的身份认同,但可能就像 Mandy 讲的,还是需要跳脱出这个框架去自己掌握自己的主体性,而不是说你是个被工作定义了的人,它不过是你生活里面的一部分。

▼ 点击图片,收听完整播客
你好鸭 #86 | 搬到瑞士,凭借人生教练实现时间自由,她是如何一步步做到的

| 找一件终生热爱的事,其实是个伪命题

Q:我们必须要找到那一件充满意义的事情吗?

佩瑶:我们刚才讲到工作,讲到想要做一件让自己能充满能量热情、很有动力去做的一件事。我在想有的时候这个东西它是不是另一种迷思,或者是说人终其一生是不是一定要找到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因为好像我们所有人都在说你要去找到你的热爱,要实现你的热爱,但这是必须的吗?

我之前看《心灵奇旅》的时候,里面讲到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spark(火花),电影里的主人公他的 spark 就是爵士乐,因为意外死亡了而无法回到地球上,所以一直执着于回去实现他的梦想;另一个角色叫 22,就是一个小灵魂,甚至都还没有肉体,因为它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 spark,直到后来它意外去到了地球上,发现自己并没有一个特别的热爱,让它感到欣喜的东西可能是突然吹来的一阵风,或者是意外吃到的一口披萨,这些看似平凡的简单都能令它非常满足。

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多思考,是不是说,我们其实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一些细微小事的能力也很重要?想要听一下 Mandy 的解读,因为好像当我们找到人生教练的时候,都希望借此能找到一个自己最热爱的事,它往往跟一个宏大的目标挂钩,或者是说是一个庞大的 spark。

Mandy:可能因为从事人生教练的关系,我的确接触到很多想要找到自己的人,然后也会有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并不知道自己的 spark 是什么,因为迷茫所以感到很痛苦。我之前也想过同样的问题,是不是每个人都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定要找到一个特别热爱的东西?

我个人的看法是,不是每个人都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特别热爱的东西。因为我觉得每个人的生命轨迹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经历、成长背景、兴趣爱好都不尽相同,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通过找到心中热爱或实现目标来定义自己的人生

有的人可能是喜欢追求一种平淡的生活,喜欢在日常的琐碎中找到快乐;有的人可能更喜欢追求一种刺激、冒险、充满激情的人生。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兴趣、价值观,来定义什么是对他们而言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当然,如果有人真的能找到一个特别热爱的东西,那是非常好的事情,因为这样可以让人生变得更有动力、更有意义。但是如果有人一直在寻找中感到困惑,也不必过于执着寻找的结果,因为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时间去探索、去发现,也需要经历一些阶段性的成长和变化

▼ 点击图片,收听完整播客
你好鸭 #86 | 搬到瑞士,凭借人生教练实现时间自由,她是如何一步步做到的

| 什么样的人适合成为教练

Mandy:我觉得可能有这么几个特质。第一是特别喜欢跟其他人做深度的对话。第二是自身处于一个相对丰盈的心理状态,否则教练会容易被来访者的情绪带进去,因为它可能触及到我们自己的一个痛点。所以这也需要教练拥有持续反思的能力,不断修炼自己的人生课题。所以就为什么我前面也说到,教练也需要拥有自己的教练,因为你可能就是来访者的天花板,如果连自己都没有突破相同的困境,还经常被类似的问题卡住,或者被触发恐惧和不安全感,那你也没有办法很好地去服务到自己的来访者。因此,只有不断直面自己的匮乏感,加上长期的修炼,将你的天花板撑高了,来访者才有可能得到他们期望的支持

立立:也就是回到你之前所说的,作为教练,你没有必要成为一个完美的大师,但你需要比你的来访者走得更远更好,哪怕只是20% 、30%,这样你才能带领他们去突破自己的瓶颈。

Mandy:对,另外一点就是需要接受不确定性。教练这个职业路径肯定不像金融、考公这些有标准路径的职业,它有更多的不确定。这也是借事修人的一面。

| 了解更多

如果想要认识我,或自荐成为对谈嘉宾,可以通过电鸭个人主页联系:https://eleduck.com/users/e5h77Ve

想要收听完整版对谈,欢迎在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苹果播客等泛用型播客平台,搜索“While Asleep”;

▼ 点击图片,即可关注While Asleep最新对谈播客
你好鸭 #86 | 搬到瑞士,凭借人生教练实现时间自由,她是如何一步步做到的

版块分类:
职场
收藏
举报
加载中…
精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