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姐妹们,摸鱼间隙来分享一个最近的小成功。
之前总在电鸭看大家分享Upwork抢单、做远程月入多少刀,心里痒痒的。但我自知不是技术大牛,也不会设计,一直觉得“独立产品”离我很远。
直到今年,各种AI工具大爆发,我意识到:“不会造轮子,但我会组装汽车啊!” 于是,我用了一个月的业余时间,零代码打造了一个AI情感陪伴小程序——就叫它“Heart Echo”吧。没想到,上线一周,靠着口碑传播,竟然在Buymeacoffee上收到了 500多美元 的打赏!
今天就来拆解一下,这个“赛博知己”是怎么诞生的。
(核心:分享具体的方法和工具,提供干货)
我的核心思路很简单:找到一个细分需求 -> 用AI工具链实现它 -> 找一个最简单的平台上线。
1. 找准痛点:
我发现在海外的Reddit和一些社群里,很多人有轻微的情感倾诉需求,但找心理咨询师太贵也太正式。他们只需要一个随时能倾听、能给出积极反馈的“树洞”。这就是我的市场缝隙。
2. 技术实现(零代码,全是“组装”):
-
产品原型 & UI设计: 直接用 Figma + AI插件(比如UIzard)生成基础界面,好看又省事。
-
核心大脑: 用的是 OpenAI的GPT-4 API。我并没有做太复杂的提示工程,主要是让它扮演一个“温和、共情、善于提问、绝不评判”的知己角色。这是产品的灵魂。
-
应用搭建: 我选择了 Bubble.io 这个零代码平台。把设计好的UI导入,然后通过API连接器把OpenAI接入进来。整个过程就像搭乐高,拖拖拽拽就完成了聊天交互逻辑。
-
支付与上线: 产品本身是免费的,但我设置了一个“Buy Me a Coffee”的链接,如果用户感觉聊天有帮助,可以自愿打赏。我把它发布在了 Product Hunt 上,并在几个相关的Discords社群做了分享。
(反思与讨论:抛出问题,引发互动)
这次经历让我彻底明白,AI时代,“产品经理”和“组装工程师”的黄金时代来了。我们不需要会写复杂的算法,但需要对需求敏感,并且知道用什么工具把想法实现出来。
当然,也有坑:
-
API调用成本需要监控,别用户聊嗨了把我聊破产。
-
零代码平台有一定学习成本,但远比学编程快。
所以,想问问电鸭的各位:
-
你有没有什么灵光一现的“AI+垂直需求”的想法?说出来大家碰撞一下!
-
除了情感陪伴,你觉得还有哪些领域适合用这种“AI + 零代码”的模式快速做一个独立产品出来?
-
如果是你,你会为哪种AI小程序付费或打赏?
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我们一起搞点有意思的副业!




请教一个问题,figma+ai插件生成页面,在AI生成代码过程中,页面还原度问题您是如何解决的。正好我近期也遇到了类似问题,试过国内外几家产品,都达不到80%以上的还原度。
不知真假,自我感觉这类都是广告或者软文,除非有链接,截图,流水这些
不错
好像并没有搜到你产品
执行力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