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产品AI时代,我靠2个页面,一个AI产品开始变现

头像
诸葛子房
318阅读5评论

大家好,我是AI时间线的作者,AI时间线这个产品是我利用过年期间半天时间开发出来的一个产品。

产品地址:AI时间线

核心功能主要是根据关键词生成时间线,大家可以看看产品上使用教程,非常简单

当然幸运的是目前产品已经盈利了,至少赚回了服务器和域名成本绰绰有余。

下面是阮一峰老师的AI时间线

AI时代,我靠2个页面,一个AI产品开始变现

技术篇

AI时间线产品开发技术栈:

AI时间线其实是我在过年期间利用半天时间开发出来的AI产品,非常demo级别的了。

前端就是html+css+jquery,抱歉没有选择vue react的原因,因为我已经快5-6年没写前端了,上次写前端还是在学校的时候,所以知识还停留在jquery的年代。

后端主要就是java、springboot,当然后来也试过写过一个Python版本的,基于flask,整体来说的话并没有太大区别(主要还是我Python也没那么熟写的不多但是没太大影响),虽然很多大模型都主要提供的Python版本的api,我是用阿里开发的idea上的代码插件转换成java的,所以其实还好,不过还是建议大家用Python的比较好,因为现在确实很多大模型确实提供的Python方式更多一些。这个只是我的一点建议。

所以我们能看到产品能够成功,和技术有关系但是也许没有那么大的关系。目前产品确实会有不少缺陷,包括:网站的移动端适配(目前已经适配移动端)、生成时候的等待问题。

商业篇

AI时间线是如何变现:

目前主要是靠广告收入,核心点就是广告收入大于大模型token花费,这个也是这个产品盈利的核心。

之前看到网上关于一个创业公司的分享,关于控制成本

1.团队仅 2 人全职。这自然因为我们可以(傲娇脸),毕竟能力足够全面,但现实考量也是重要因素。

2.产品上也总是想着省点钱——比如为什么不支持短信+验证码登录,因为短信要钱啊,一条 0.04 rmb呢。

3.技术上,亦是抠抠索索,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消耗。比如很长时间,都只使用一台祖传单核服务器,所有活都交给它干,任劳任怨老黄牛,前不久才不得不分拆到多台服务器。有些标配服务也尚缺位,比如 ElasticSearch 琢磨了数月也仍未部署,朋友听闻都惊呆。当然不部署,那都是rmb啊,现在又不是不能用。

所以我在选择的时候也是尽量控制成本保证能够赚钱,相对应的问题可能就是数据没有那么新,相对于gpt4来说。在这个产品中我选择的百度的大模型,刚开始都采用的付费的大模型,平均一次调用要花费5毛钱,发现完全抗不住,后来选择一些其他的大模型,目前基本上做到成本可控。

严控成本,保证盈利

营销篇

AI时间线是如何进行运营和推广的:

目前主要渠道是微信群+朋友圈+阮一峰老师的周刊

得到的以下几种反馈:

1.加入的付费群: 群主私聊我说推广产品需要提前告知下他,我没有提前告知

2.在校友群:大家都非常欣赏,而且还有人主动加我好友表示对产品关注

3.在前公司的离职群里发:大家也非常赞同,而且有不少感兴趣的朋友加我

4.在一些开源项目社群里发:有一些群没有说什么而且有一些感兴趣的用户加我,有一些让撤回对此非常不满意

5.阮一峰老师的周刊(github)投稿,其实之前也有内容投过稿,但是并没有被收录,这次也许是AI热度很高,同时我又直接开源了源代码,所以被收录了,也是意料之外的惊喜吧。

AI时代,我靠2个页面,一个AI产品开始变现

刚开始在一些微信群里少量推广,发现蛮多人感兴趣的,然后就尝试进行了大规模推广(朋友圈+微信群),最后也非常感谢大v 阮一峰老师帮忙推广。

先后被奇绩的投资人关注到。

在推广运营的过程中,特别感谢一些朋友帮忙宣传和推广。

1.在一些小群进行推广,发现关注还是比较高的,找到初始用户,继续启动推广运营

2.AI热度很高,大家都很关注

3.作为个人开发者,我敢直接公开开源源代码,而公司却不敢,担心开源之后,马上就会有其他公司抄袭跟进。这也是被阮一峰周刊收录的原因吧。

流量篇

AI时间线到底流量情况和大模型消耗情况如何

AI时间线在我没上域名的时候,进行了一波宣传,达到流量过千,后续就比较平稳了。下图是没有上域名的时候的情况。

后面域名备案成功以后就上了域名,最后在高峰的时候达到的累计流量过万(以前出去面试的时候老是吹参与过dau过亿的产品不过终究是公司的产品,这次自己从0到1完成了一个流量还不错的产品),目前稳定在千级别的样子,后续可能会走低也有可能,暂时不确定

AI时代,我靠2个页面,一个AI产品开始变现

token消耗量如图所示,在高峰那天花费了80万。

AI时代,我靠2个页面,一个AI产品开始变现

最终终于找到了一家大模型赞助商,后续不需要再考虑大模型相关调用问题。

数据篇

我是如何利用数据思维监控AI时间线的流量情况和广告数据情况:

对了,一直忘了介绍我的背景了,我之前一直是做数据相关工作的

在网站上线之初,我就接入了百度的统计功能,因此能监测到网站的流量情况。后面域名备案成功以后就上了域名,也是持续监控的。同时百度统计功能也有流量来源统计,非常方便查看网站来源,分析流量渠道并做优化,下面是网站流量来源。

AI时代,我靠2个页面,一个AI产品开始变现

同时token消耗量如图所示,在高峰那天花费了80万,这个大模型平台就可以看到,非常方便我们了解大模型的花费以及余量。

同时我也对网站上的每一个广告位添加统计功能,能够监测到每一个广告位的数据情况,下面是部分广告位的数据情况。

AI时代,我靠2个页面,一个AI产品开始变现

AI时代,我靠2个页面,一个AI产品开始变现

做广告位数据监控主要是为了方便了解广告收入情况,以及和广告主的数据是否匹配存在较大误差(简单理解就是两边数据差异不能太多)。

创业篇

也不能算创业篇吧,总结篇更合适,主要为了显得高大上一点

我在做AI时间线的心路历程以及一些总结和感悟:

AI时间线这个产品其实我在过年期间利用半天时间开发出来的一个产品,就两个界面,功能也非常单一,前期的时候界面没有做到移动端适配(目前也只是简单适配了下移动端)。

在前期没有上线之前我在一些微信群和朋友圈做了一些简单推广,有人表示反对,有人表示欣赏。

上线之后在拉了的微信群里进行内测,后续域名备案成功之后,便正式上线了。

后面先后被阮一峰老师周刊转载,被奇绩论坛投资人关注,以及后续的持续传播。

我整体在AI时间线上投入开发成本半天,金钱成本,前期百度大模型的token成本40元,阿里的大模型成本0元(阿里之前大模型免费,现在不了)。服务器成本99一年还是多少有点不记得了,买服务有一段时间了,之前一直闲置吃灰。域名成本9.9。这就是我在这个产品上的所有金钱投入。目前已经找到大模型赞助商,感谢支持,不再需要担心大模型花费问题。下面是百度的充值账单。

AI时代,我靠2个页面,一个AI产品开始变现

而我在这个产品上赚到的钱远远超过上述金钱投入绰绰有余(虽然都是点小钱)。

而我自己也知道我这个产品的门槛不高(毕竟半天时间做出来的东西别人想复制非常容易),所以我在正式上线之初便选择了开源源代码。

在这个产品历程中,我把自己玩成一人公司。开发、运营、变现,全部都由我一个人负责。

经历过流量高峰,经历过有多个广告主接入(高峰时接过4个广告位)。同样也经历过,广告主撤走(由于广告模式变换以及我自己比较强势),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流量的认知,广告的变现模式,CPC,CPA,CPS等有更加明显地认知了。

这不就像一家企业的发展路线吗?从小企业到大企业或者说到高光时刻,后续因为各种原因,广告主或者合作伙伴撤退,开始裁员降本增效(因为我这个产品就我一个人所以不存在)。

创业真的很难,有流量了会想着怎么变现,没流量了又想要着要流量。而我在开发这个产品的时候还是自带资源进场。

AI时代,我靠2个页面,一个AI产品开始变现

在此特别感谢大家的支持,让我体验了一次创业的感觉,虽然是业余创业,但是对于个人的认知有了一个极大的提升,而不再是打工时候的状态。后续也会在打工的过程边积累边出发,为下次尝试做准备。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比如说有些人说就这么个玩意,也能挣钱,就算能挣钱也挣不了多少,又何必这么努力呢,这么low等等,确实这个产品技术门槛不高,挣的钱也确实不多。但人生的意义不就是在于体验和好玩嘛,体验自己没有体验过的东西,如果在好玩的过程中顺便赚点钱就更好了。我之前一直在大公司打工,看过一些知名企业家的故事,也曾幻想过创业或者加入创业公司,毕竟谁不想成为十八罗汉呢(此处指阿里的十八罗汉),但是因为各种顾虑而不敢轻易尝试,觉得不稳定等等。但这一次我把自己玩成了一个创业公司,也算是稍微弥补下这个遗憾吧。

开源代码地址:https://github.com/zhugezifang/ai_timeline
产品地址:AI时间线

作者介绍:诸葛子房,前大厂程序员,AI时间线作者。

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688823353

收藏
举报
加载中…
精选评论
头像
等级1

牛啊,首先是得有这么个思维,其次行动力也很高

头像
等级0

首赞,作为一个插件重度使用者,个人觉得工具产品越是轻量级对用户越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