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15年HR,谈过无数场离职,没想到最后一场是和自己。”
今天收拾办公室,交还工牌的那一刻,突然意识到:**原来‘优化别人’和‘被优化’之间,只差一场经济下行。
帮公司算尽人力成本,却算不到自己的价值标签只剩“中年”“贵”“可替代”。
面试时对面95后HR问我:“您这个年龄还能适应高强度工作吗?”好尴尬啊!
但现在,我想通了——
裁员的刀落在我头上,反而逼我看清:**HR的核心能力根本不是‘招人’,而是‘卖人’!
卖自己的经验(比如帮创业公司搭薪酬体系);
卖自己的洞察(比如做职场博主);
甚至卖自己的“失败”(比如你现在看到的这篇)。
最后想问同为HR的你们:
-
如果你突然失业,你的“可迁移技能”是什么?
-
有谁试过远程HR/自由职业?求指条明路!
(欢迎评论区晒出你的Plan B,或许我们能组个“失业HR联盟”)
人到中年,有个机会倒逼自己想清楚工作和生活方向;未尝不是坏事。
想想确实是或许能赛出另外的赛道,谢谢你的鼓励,给努力的自己加油同时也给鼓励我的人加油,一切将迎刃而解
未尝不是好事吧😋
我也40多了,去年被大厂裁了,半年没找到,又回原项目组做外包。今年外包预算又没了,又得走了!做自动化测试的,远程不知道有没有机会!
这个远程不了吧,hr是我最讨厌的职业
有的板块可以远程办公的呢,例如薪酬这块就可以呀,为何讨厌呢,我感觉还好
想了三个月 也没想明白 啥都可以想 变现很难啊 又去找工作了 然后发现也没啥市场 。。。。
实话说,hr这个职位有点类似房屋中介,用于建立长久的人际关系。尤其招聘板块,建立良好的候选人人际关系,毕竟很多人心思和心智都相对简单,容易拿捏主,不管是低潜还是高潜,又或是教育背景好与坏的,只要留住长久人脉,就是资源在手,对于用人部门也是如此,毕竟是最靠近资源的一个岗位。
但事实上是,hr的站位有很大问题,要么把自己当作销售,一锤子买卖,要么就是纯站企业方,又或是没有处理好两者中的关系,导致不伦不类。
所以什么hrm hrd就和大厂的p8 p9甚至p100一样,只是一个职场状态的标签而已,并不能体现出实际水准,也就出现最近一堆8 9出来创业的时候,会发现除了可能会比6 7能找到一些潜在资源外,各方面都毫无当初的光辉和牛样,更何况下场和各位6 7写代码时的笨拙样。
搞清自己的位置更重要,经济不好就犹如退潮一样,谁在裸泳一看便知。
国外有很多独立猎头,也都是远程办公 远程面试别人。
看到这篇真的感同身受。15年HR的经验沉淀,恰恰是转型最大的资本,现在满街都是‘选西瓜式’招人的年轻HR,但能把‘裁员谈话’变成‘职业转型咨询’的,才是2025年最稀缺的能力。
有几个参考:
企业裁减顾问:专门帮中小公司做‘人道裁员方案’设计(你那些离职面谈话术就是现成模板),看到一个新闻去年上海有个同行靠这门生意单月入账30万+
中年职场教练:在知乎开个‘35岁生存实验室’专栏,用你见过的离职案例的优势,教人把‘被优化’变成‘主动升级’
AI驯兽师:现在HR-tech公司疯狂收购真实面试数据,你录100小时‘薪酬谈判’语音卖给训练AI,价格比打工高多了
当95后HR问你‘能不能加班’时,微笑反问:‘你需要能熬夜的,还是要能教你用AI省掉80%加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