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 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
中岛敦的这句话写尽了我目前的处境。我本科毕业四年,从实施顾问-项目助理-项目经理,自己从国企到私企,客户也从政企事业单位到私企,但总觉得不得意,并非因为客户,而是因为自己。
我是一个对项目进度结果负责的人,但很遗憾周围的同事并不这么想;我是一个几个月无休无偿加班只为项目能顺利推进的人,但很遗憾周围的同事并不这么想;我是一个追求项目尽善尽美的人,但很遗憾周围的同事并不这么想。
我知道,这在他们眼里面是不正常的,他们并不在乎谁当项目经理,也不在乎项目进度,更不在乎由于他们的延误会对项目进度产生多少影响,按部就班的工作就是他们的全部。有人说“你是不是傻?你这么做有意义吗?”,有人说“你这么做没有用,做好向上管理就行了,领导又不在乎你额外的付出,客户的事情不必这样认真,反正大家都这样。”
其实他们说的有道理,不少“这样的”项目经理最近被裁了,还拿到了一笔不少的补偿,其实我也想像他们那样,等着被公司裁员,但是心里面总有个声音告诉我不允许那样,最后的最后,我主动离职了,什么都没得到。
我和耶尔马克所著的《我缔造的团队》中的主人公玛蒙托夫很像,他初入职场的遭遇也和我很像,甚至包括老板说他是台“机器人”,只顾将项目做好,但是却忽略人际交往这点也一样。但是很遗憾我没有这位主角那么高的天赋和胆识,所以才会步入到这样的“dilemma”。
我现在一家青旅里面休息,进进出出的大部分都是工地上的工人,这个群体我之前几乎没有接触过,他们起的非常早,大概6点左右就起来上班去了,中午12点下班。有个工人看我工作日还在房间里面,就和我攀谈起来,他和我聊了大概2个钟头,他说了他的经历,我说了我的经历,他告诉我“要尽快找到一份工作,你每天挣的钱至少要比你花的钱多,这样你才能活下去,我是过过苦日子的,也睡过大街,你可不能像我这样。”他那黝黑的脸庞和黑黢黢的手指无一不在证明着这点,他说的或许是对的,或者说本质上来说他是对的。
选择诗和远方还是一块面包?这是个问题,值得去深思考虑,我一直认为总是要去做些什么事情,而不是单纯的生存,当然这也没有任何问题。我想尝试一些不一样的事情,只要我感兴趣,无论什么都可以,我喜欢书籍,崇尚理性,喜欢冒险,比起在安稳的岸上,我更喜欢置身在生活的激流中。
如果有志同道合者,欢迎随时Call我!
最后修改于
我居然看完了,兴许是第一句话的原因,也许是一路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