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那个放弃大厂高薪去了东南亚的程序员,现在怎么样了

头像
烨烨Yeye
563阅读18评论

前言

第一次见到Dan,你猜不到他是个程序员,和国内007的IT从业者相比,他生活有点太美好:从来不加班,工资也是吉隆坡当地人平均的三倍,工作之余还可以享受生活与旅行。“发际线很浓密”,看不到半点焦虑感。

他还没有研究生毕业,就放弃了国内几个大厂的offer,选择去了更低薪的吉隆坡,现在只有28岁的他几乎进入了一种“财富自由”和“退休”状态。

他如何实践与看待这两种人生状态?

*Daniel自述,Yeye采访并整理成文
本文于公号:不上班公社首发


喜马拉雅放弃国内互联网大厂去了东南亚的程序员,提前退休了?点击链接收听同主题播客
播客链接

从一开始就拒绝996

我来自中国福建一个普通教师家庭,前四年大部分都在东南亚工作,今年疫情回国在大理生活。我是一个IT,独立开发者,去年辞职后运营自己的产品,基本收入都是来源于此。

我的本科硕士都是在国内读的,一毕业之后就去了吉隆坡。当时拿了蛮多国内大厂的offer,最终还是放弃:吉隆坡那份工作的薪水几乎只是国内的一半,却几乎没怎么犹豫。如果呆在国内,会难脱离996的环境。国内工资是两倍,工作量却不止四倍,算下来两份工作工资是差不多的。而在吉隆坡,有更多自己的时间,假期又特别多,我也有时间来去做感兴趣的东西。

所以综合下来吉隆坡会更适合我一点。

一线城市vs吉隆坡

毕业前我也曾在大城市短期生活工作,帮一个朋友在深圳管项目,压力挺大,大家的比较心有点强,心态上面比较没有那么放松。

大城市有资源没错,可是只要离开大城市,心态才容易放松。

吉隆坡和国内一线城市比起来不算是大,但能提供的资源也不少,给我的压力没有那么大。我的薪水虽然只有国内一半,但已经是那个创业公司的第二高,离职的时候是已经是最高,也是和当地人的平均薪资的三四倍。

我不是很有钱,但是大家都比我“穷”(笑)所以就生活的很开心。

吉隆坡是一个生活水平很高的地方:房租低设施好。之前租的一居室,70多平米,泳池健身房停车位免费,月租2千人民币不到。到公司20分钟的车程,平时聚餐一般不会超过100人民币,普通餐十几人民币,五六千可以过得很“潇洒”。

吉隆坡的城市生活

告别最“幸福”的朝九晚五

在吉隆坡是正常的朝九晚五,公共假期1年有15-20天的公共假期,还有16天可以随时申请的年假,作为一个程序员我没有过007的状态。

上班时也在做副业(产品开发)。后来发现副业收入已经足够日常生活开支,而且可以在任意地方办公。工资在当地算比较高,没有奢侈品消费习惯,富余很多,我发现我更“有钱”了。

于是我思考,如果在多花点时间在副业,是不是可以做的更好?我面临两种选择,要么继续在公司待,要么全职做副业。当时在吉隆坡过的很舒服,但生活重复性太高也会变得无聊,想要尝试一些新的东西,对比了一下时间投入比,最终选择了辞职,自己做项目,在东南亚开始工作旅行。

跟我预期的也差不多,副业确实也有了一定的增长,比以前的薪水要多了。

把时间交给老板还是自己?

辞职前我思考过一个问题:我的时间要交给老板还是自己。

把时间交给老板,对老板来说是价值最大化:花钱请我帮他做事,产生的大部分价值是在老板这。如果我把时间都交给自己的话,同理,对我来说才是价值最大化。

上班需要按时去打卡上下班,如果做自由职业,时间分配的灵活度上会宽松一些。

作为一个独立开发者,从产品的前期设计调研,到前端后端编码,甚至运营和Digital Marketing(市场营销)等是一个闭环,也不需要甲方或乙方。而且是海外的商业生态(大多数客户在美国),完全不需要跟任何人去沟通,后期简单维护就可以。

所以有时候突然没有灵感,或者是突然工作了,就去健个身,晚上再回来继续工作。对我来说效率也更高。有时候你真的不在状态,而你又必须坐在办公室里,产出其实很低的。

疫情时代的家庭生活

毕业之后我已经在国外,疫情对我的生活工作节奏,与女朋友以及家里人的关系,基本没什么影响,只是今年计划去美洲的计划泡汤了。

疫情后我有时间回家,对家人来说反而是好事,我和女朋友在吉隆坡一起生活两年多,疫情之前她觉得工作有些轻松生活有些无趣,回韩国工作了。让我难受的是去韩国的计划也被延迟,甚至要再延迟一年。

我女朋友仍在朝九晚五,很多人好奇两个不同生活状态的人是如何谈了一个长达6年的恋爱(有很大一段时间异国恋)。我们两人性格都比较平和,彼此也很信任对方。更不会把异国恋当做一件很难跨越的事情,**她有自己的生活,我也有自己的生活,各自需要自己的独立空间。**现在我们每天会打视频电话,在朋友面前也会主动说自己“非单身”这件事(笑),这是基于信任与沟通的一场恋爱长跑。

“财富自由”与28岁退休计划

我现在的收入类似于被动收入。也有一个“坏处”:前期需要做很多工作,但实际上你的收入没有任何变化。表面上看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背后需要付出的往往更多。

我会把钱去直接给家人帮忙理财,也会给女朋友一部分,自己身上只留下一些流动资金。我相信「穷人获取财富的方式是赚钱,富人获取财富方式是花钱」,把时间留给自己,让别人帮你创造财富

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做28岁退休计划

很多人想象中的退休,是在职场上工作到六五十岁60岁,然后每个月领退休金,在家里养花草养猫狗。但我觉得退休件事情它的本质,是有时间思考自己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没有太多金钱和物质压力的时候,你会选择做什么事情

所以我觉得自己已经“退休”了:没有生活方面的金钱压力,对传统的“高富帅名媛式生活并没有太多向往和过度消费欲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件事情可能还会带来一些收益,就这是最理想状态。

退休不是什么都不干,而是干什么,百分百是因为自己想做。

金钱与欲望,都抵不过一个平衡

为什么有些人有钱之后更迷茫?

花天酒地和过度消费只是一种情绪和压力的释放,不能真正填充你的内心,而且越释放内心越空虚。而这种空虚又会转化成一种「欲海难填」的假象,需要赚更多的钱去填补空虚的内心无底洞。

我现在不是传统的有钱人,只是我的被动收入已经可以很充裕的cover(覆盖)我的日常花销,有些人觉得要赚个1000万1000个亿家才可以退休,但每个国家和城市中的每个人,这个数字是不固定的:东部沿海地区一二线城市,与西部,东南亚,南美,生活的花费都是不一样的。

赚钱其实很“简单”,但人们往往忘记思考一些更长远的东西,比如赚到钱后人生的目的,教育的本质等。

金钱只是提升你幸福感的有效工具之一,你不能一直和他人的生活去做比较,你只能找到自己对金钱,时间,欲望,需求等的平衡感。

焦虑与自由的真相

很多人往往找不到这种平衡,也是因为焦虑感太重。

这与我们所处的环境相关性很大,在吉隆坡时我薪水远远落后于国内的朋友,但是我总觉得自己“超有钱”(笑)。而今年我的收入实际上比去年高很多了,有时候一个月的被动收入甚至可以达到国内一般打工人年薪,但一回到国内,我会觉得自己怎么那么穷。

大理当地人会拿红薯根当成装饰

我们在泰国,南美,或者像大理这样的慢节奏下生活,接触到的中文类焦虑信息可能会少一些,虽然改变不了国内的焦虑环境,但可以给自己创造这种心理平衡:国内生活很便利,大多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很好,不过度消费的前提下,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享受”这一切,自由是自己给的。

而作为自由职业者,最需要的反倒是高度自律,自由的根本性是在于选择权,用高度自律铸造出说不的能力。

大理风景

不要老是责怪外部环境

这次疫情对我的工作基本没什么影响,我的客户大多数在国外,而且我开发的产品也是全部线上运营,没有实体供应链需求,帮我规避了很多风险。

国内实际上也蛮多地方可以去探索,刚好利用这个时间来好好的在国内的一些地方去走走。我选择了大理做第一个供自己和其他自由职业者使用的共享办公空间,也算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吧。

坏事可能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坏,至少我们在国内的疫情都已经控制下来了。而且你不能老是怪疫情吧,这条路走不通,那就找新的解决路子。

我做了一个共享办公空间

空间外就是苍山

玩不一定会丧志

也有朋友认为我只是太爱玩了。“玩”却是你我生活中最真切的一部分。

大家脑子里浮现出的「玩物丧志」,我却有相反的看法。我努力工作,不让自己有太多物质上的压力。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之后,实际上可以多花时间去享受自己的生活,我在吉隆坡生活质量却很不错的原因之一是,努力工作之后,有一个空档期去放松和玩。

反观大多数人的现代生活,压看似大家努力工作只是为了买房交房贷,适当享受人生成了一种“堕落”,可是很多东西反倒是玩出来的,我现在想开一家共享空间,那是我的需求和兴趣驱使,我想找到一起玩的自由职业者小伙伴,play hard变成了work hard的动力。

外界的声音,不一定都要听

我在毕业前一年到18年之间的5年朋友圈都是关闭的。

帮助挺大,它会慢慢释放我的焦虑,来让我更专注于自己的生活。而且,突然之间就在别人眼中消失了5年很过瘾,这其实不会对现实生活有太大影响,甚至是一种生活过得还挺滋润的体现。

我父母都是普通的家庭教师,没有要求我赚很多钱回报家庭,受到的外界干扰的声音很少。有些父母要求子女努力,没有思考过教育的本质和孩子真正希望要什么样的生活,这种缺少共情的「为你好」,本质上其实还是为了自己。

没有人真的能给你压力,要不要攀比,是你自己的选择,只要你舍得放弃一小部分金钱利益,剔除生活和身心健康成本后的「绝对收入」更重要。

正如我一开始选择去了比较低薪的东南亚,一开始大家会很不理解,现在却很羡慕我走出了这个压力怪圈。更重要的是,我想明白了,生活和选择都是自己的,允许别人影响你,这也是你自己的决定。

结语

我们总是被周边的声音影响,告诉我们应该过怎么样的人生,需要赚多少钱才能获得幸福。然而,幸福真的是靠金钱获得吗?

财富自由对每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希望我们都能和Daniel一样,作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也舍得放弃一些不必要的诱惑,创造自己的“退休”生活。

FIN

我是Yeye, 前海外项目经理/英文口语教练/英文使用7+年至今;正在环球慢旅行的数字游民。正在内容创作:文字写作者/播客主/英文学习视频;「不上班公社」/「Yeye职场英文」主理,希望与电鸭的小伙伴交流更多远程与自由工作与生活~

最后修改于

分享主题:
城市:
收藏
举报
精选评论
头像
等级0

迈出第一步太难了

先迈出一小步,其实不难。不要把事情想得太严重啦~

头像
等级3

看到马来西亚就觉得是菠菜。。。

头像
等级2

最相去的就是这种公司了

头像
等级0

疫情让很多公司适应了一下远程大多数还是不适应。

这一年多的观察下来,国内还是没有远程的基因,之后也不太会。大多数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任感不够

头像
等级3

穷人获取财富的方式是赚钱,富人获取财富方式是花钱

哈哈哈 其实就是 劳动和资产分配的区别吧

头像
等级2

东南亚柬埔寨菲律宾新加坡,我的第一印象都是菠菜。。。

头像
等级0

心态太好了,很羡慕这种状态

头像
等级3

也许也可以说很多国人不太愿意放弃传统的光鲜生活

头像
等级1

就是楼主的综合能力和自律 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

版块详情

分享

1k 帖子
8k 评论
119 关注
欢迎分享个人工作经历、职场观点、生活体验等
版主
空缺中,申请版主请于站长联系
远程全职推荐

扫码下载应用

下载APP以便及时收到回复或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