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鸡腿🍗,一名干了快5年的UX设计师,其中后面3年彻底告别了办公室,过上了边旅行边工作的“数字游民”生活。
听起来很酷对不对?但说实话,这条路真的不是一开始就想好的,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中间差点被“淹死”好几回。今天就想跟大家唠唠我的真实经历,更想听听你们的故事!
🤔 我的故事:理想很丰满,现实骨感
· 初识远程: 最早是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公司允许居家办公。我突然发现,不用通勤的日子效率高多了,也有了更多时间生活。后来在电鸭(对,就是在这里!)看到了很多大神分享的全球旅居经历,心里那颗向往自由的种子一下就发芽了。于是我开始偷偷准备,更新作品集,最后通过Toptal平台接到了第一个真正的海外远程项目。
· 遇到的挑战(血泪史开始了):
- 最大的挑战:孤独感和边界模糊! 最开始在清迈的咖啡馆工作时还觉得很新鲜,但连续一个月没人跟你面对面说话,工作和生活完全混在一起,晚上11点还在回Slack消息,感觉自己像个孤岛,非常焦虑。
- 沟通成本巨高! 和欧洲的客户有6小时时差,经常他们下班了才给我反馈,我第二天一睁眼就要处理。一次因为对需求理解有偏差(全靠打字,没及时语音沟通),我吭哧吭哧做了3天的方案被全盘否定,那一刻真的想砸电脑。
- 收入不稳定带来的恐惧! 第一个项目结束后,我有整整一个半月没接到新单子。看着存款一天天减少,每天都在自我怀疑:我辞职是不是个错误?
· 转折点/心得:
· 为了解决孤独感,我强制自己每天去联合办公空间“上班”,并且主动去认识其他远程工作者。现在我有几个固定的小伙伴,中午一起吃饭,工作累了就聊聊天,状态好多了。
· 关于沟通,我花了血泪教训买到了一个经验:“任何复杂需求,必须约一个短暂的语音会议确认清楚再动手”,这节省了我后面无数的时间。
· 对于收入不稳定,我开始有意识地经营自己的Twitter和LinkedIn,定期分享我的设计思考和学习笔记。慢慢地,开始有人通过这些渠道主动联系我,甚至还有一个客户是因为看了我一年前在电鸭的一个回帖找来的!个人品牌真的太重要了。
💡 我总结的几条“保命”心得
- 工具用好,效率翻倍: 我用 Notion 管理所有项目和知识库,用 Toggl 记录时间来分析投入产出比,用 Focusmate 和陌生人视频互相监督来克服拖延症。
- 谈钱不伤感情: 坚持按项目报价而不是按小时收费(除非维护性工作)。预付定金(比如30%)、分期付款等规则一开始就要白纸黑字写清楚。
-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定期体检,买好保险(尤其是牙科!),再忙也要强迫自己运动和出门见人。
✨ 现在,我真的特别想听听各位鸭友的故事!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踩过的坑也不能就我一个人踩对吧?来来来,评论区交给大家:
- 你在远程路上,遇到最棘手的“坑”是什么? 是和我一样的孤独感,还是催款困难,或者是别的?最后怎么爬出来的?
- 有没有一次“超级成功”的远程合作经历? 对方为什么那么好?你做对了什么?快分享出来让我羡慕一下!
- 对于还在找第一个远程机会的新人,你觉得最最关键的第一步是什么? 是疯狂投简历,还是死磕作品集,或者是别的?
- 或者,对我上面哪段经历最有感触? 你是不是也差点在同一个地方摔倒?
别害羞,都在一个池塘里的鸭子,呱唧呱唧一起叫才热闹嘛! 我会把大家的精彩评论和故事都认真看完,并尽可能回复。期待从你们的经历里学到新东西!
P.S. 如果觉得这个帖子有点用,也请“电”我一下哦,你的每一个互动都是我分享的动力!感谢鸭友!
职业:
城市:
数字游民:
请问有什么办法确保能收齐款项?比如是否需要对方提前预支部分费用?但是怕对方听到后就不沟通了,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或市场上面常用的方式?
我就专门干这个的,这个玩的是心理博弈
迷茫的 小白, 请问远程工作需要很好的英语吗?半吊子英语在和老外交流是不是很困难?
脱离办公室,独立赚钱真的很不容易,曾经幻想的诗和远方,真正离职后没有稳定的工作,更多的是焦虑。
还是得把英语学好啊
真不错,挺多坑都感受到过~
写得挺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