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2025 的求职逻辑已经变了!

头像
139****3798
199阅读3评论

过去那套“海投 + 等回应”的求职思路,在今天越来越难跑通。
今年明显能感受到三件事:
1.  招聘节奏慢了
2.  竞争密度上来了
3.  企业比以往更谨慎,每一个 HC 都要花到刀刃上
作为长期筛过几千份简历、聊过上千个候选人的人,
我越来越确定一件事:
👉 市场变了,你的求职策略就不能不变。在趋势变化面前,永远是“最先调整的人”,真正被看到。
结合这几个月的市场反馈,我总结了 2025 求职市场的几个关键变化,也写了求职者可以立刻采取的行动建议:

  1. 企业真正想招的人变了不是“简历最亮的人赢”,而是能马上创造价值的人赢。企业看得非常现实:
    ● 能不能快速上手
    ● 远程协作能力强不强
    ● 对 AI 工具的学习与应用速度
    ● 能不能独立跑任务

  2. 整体机会少了,但“好机会”更集中开放的岗位不多,但不是没有。
    现在的趋势是:
    ● 大厂收缩
    ● AI 公司、跨境团队、Remote-first 公司在逆势招人
    ● 国际团队更愿意招远程角色,尤其是运营、内容、数据、PM 方向求职者要学会精挑细选,而不是盲投。

  3. 求职动作必须升级想要在 2025 脱颖而出,
    你需要:
    ● 把简历做成“价值证明书”,不是工作日记
    ● 展示你真实的解决问题能力(案例 > 形容词)
    ● 让自己具备远程工作基础能力:异步沟通、工具熟练度、自驱力
    ● 全程利用 AI 辅助求职,但不能完全依赖 AI
    ● 主动制造曝光,而不是等招聘方来找你 
    市场不容易,但机会并没有消失
    只是藏得更深。调整得越早,越能在下一轮周期里抢到位置
    共勉

讨论话题:
城市:
收藏
举报
精选评论
头像
等级6

现在也出现了很多短期项目制的工作,可以给交社保,但是到期了,没有赔偿。

头像共建者
等级8
  • 把简历做成“价值证明书”,不是工作日记
  • 展示你真实的解决问题能力(案例 > 形容词)
  • 让自己具备远程工作基础能力:异步沟通、工具熟练度、自驱力

这几点总结的太好了。

最后修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