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再从(新人)雇主的角度谈谈远程工作的经历和坑

头像
如意风
1037阅读28评论

人的观点总是会受限于他的经历和见识,因此开始表达我的所见所感之前,顺便介绍一下自己的经历,兼具露脸贴的功能了。

 

最开始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程序员,从高中开始自学C/C++/.NET/MSSQL,后来了解到开源社区,从Discuz!/WP等开始进入PHP/MySQL/HTML4/CSS2/JQuery的世界,再后来大学课程里学了一点点Java/算法/设计模式等等,也从伙伴那里学了用Linux/Vim做开发。参加过十几个项目,有校内的研究生博士生带领的,也有BAT的总监出来创业的项目,都是以技术的身份。但是毕业时,我突然不想再当程序员了,一方面觉得被996掏空了热情,另一方面发现自己一直在应用层折腾,挖的不够深,最终找了个完全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工作。

 

但是多年养成的思维习惯不会改变,在新的行业里,我发现了很多痛点,也手痒做了一些产品,得到了很好的反馈。不过我还不敢轻易创业,当时觉得自己才进入新行业几年,还不敢说足够了解所有事情背后的原因,所以我又等了几年。不过这几年我也没闲着,学了很多产品方面的知识,也在sketch中迭代了数个版本的产品设计;

 

直到去年7月,我终于开始创业,不过一开始找的外包,最开始看的是各种众包平台,精挑细选选了「程序员客栈」,从2k元的产品梳理开始,结果差强人意,最后就没有继续合作……后来由通过LaravelChina找到了「优帆远洋」,到现在我也觉得这应该是个很靠谱的外包商,虽然我们当时在产品阶段就谈崩了,因为我觉得和我对接的项目经理没有试图理解我的产品,只是一味的砍需求,后来我说其实我们的产品需求和你们的社区网站很接近,可否直接购买你们的社区代码,然后再基于此开发,结果被否决了。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如果是怕被抄袭,那我找别的外包团队模仿也不是什么难事啊……总之后来又走回老路,找了个接近需求的PHP整站程序,在淘宝上找了个专门做这个程序二次开发的店铺,试图进行二次开发。这是我第一次被骗。众所周知淘宝确认收货,再经过15天的售后期后,就无法维权了,淘宝投诉什么的一点用都没有。而我直到3个月后,才真正确认是被骗了,一方面是因为店主骗我说孩子生病了,要去医院照看,也不是没有进度,只是进度特别慢,催一下动一下,另一方面我总是倾向于相信对方。但我没有任何能做的,投诉也没用,评价早已是默认好评,连补充评价过了6个月之后都会消失。不过后来我在评价中看到类似的评价,完全一样的套路。

 

anyway,被骗之后我想还是自己组团队吧。无意中发现了远程工作的模式,觉得简直是理想中的工作模式,不用浪费通勤时间,工作时间极其自由,工作地点极其自由,一边旅游一边工作不再是梦。也深深被一早一晚的slogan打动「只工作,不上班」。但是现在,2月-11月,第9个月了,我们的产品仍然不能上线。

 

我后来意识到,有两种项目不太适合远程的方式:

  1. 比较复杂的
  2. 非常规的需求

很不幸,这两点我们全占。当然不是说有这两个特点的项目就不能远程,而是需要特别注意两点,对复杂的项目来说,必须要做好项目管理,迭代开发;对于非常规需求,沟通就特别重要,当不能面对面沟通时,文档就必须尽可能详细,考虑尽可能周到,并且日常的讨论也要及时落实到文档中。更不幸的是,这两点我们也没有做好。

 

首先我们需要产品经理,帮忙梳理清楚产品脉络,并输出清晰的产品文档。但是产品经理这个职位,门槛很低,做好却太难。2月份以来,合作过4个产品经理,第1个因为兼职,效率太低,只合作了一周;第2个合作时间最长,但是只有第一个月是认真工作的,也正是这第一个月给我留下了好的印象。所以当她后面几个月各种低效,并以家里有事为借口时,我仍然选择理解和相信,后面看实在耽误事,就让她只负责UI(原本是产品+设计经验各5年),又找了别的产品经理,但是因为被她吐槽原型图不够精细,也只合作了一周。再后来实在耽误开发,我就和她终止了合作。到7月自己推掉所有事,花了20天左右重头梳理、设计了产品。后来又请了一个兼职的产品经理,想说在我的设计基础上继续完善,仍然因为兼职过于低效,没有继续合作。

本来规划的很好,产品领先开发设计两个月,设计领先开发一个月,后端领先前端一个月。最开始团队成员的进场也遵循了这个原则,但是后来产品进度从领先到落后,严重影响了开发的推进,也导致了开发的返工。

 

项目管理方面,首先是工具,我把市面上能找到的工具试了一圈,最后选择了teambition,但是用了几个月之后,因为一些奇葩的产品逻辑后来换到TAPD,不过现在又换回了teambition,因为他们卖给阿里之后,把之前那些问题都优化了。其次是使用方法,仅凭书上的知识或网上的教程,并不能教会你如何使用这些协作工具。我们摸索尝试数次才找到较好的使用方式。糟糕的项目管理,也让我不能及时发现项目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总之,算是交了不少学费。自我总结几点教训:

  1. 对远程天然的沟通缺陷认识不足
  2. 用人不够严谨
  3. 产品没抓好
  4. 项目管理没做好

但是以上这些问题,如果是坐班的本地团队,其实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因为充分的面对面沟通:

  1. 可以减少产品上的误解;
  2. 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团队成员划水;
  3. 对项目管理的要求降低;
  4. 有利于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不过现在,在产品上线的前夕,我们的后端又出了问题。我们目前的后端全部由1人完成,他的简历很漂亮,985计算机专业,十几年经验。也为我们基于阿里云和k8s构建了一个很强大的后端框架。然而,当他想要寻求职业转型的时候,我发现想要找个人接替他太难了(在我的另一个golang招募帖子中列出了用到的技术栈),或者就是成本过于高昂。我突然发现,我们的组织是多么脆弱,如果我不能立即找到人接替他,前端们也将无法推进,整个项目进度陷入停滞。

 

有人问我说,是什么样的项目,值得你这样锲而不舍的投入。因为这是一个我工作中每天都会遇到的刚需,就像一个好不了的伤疤,又常常不可避免地被触碰,时时提醒着我,久而久之,甚至变成了一种执念。我试用了市面上几乎所有的相关产品,从OneNote、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为知笔记、Notion、Paper、Code到 WikiMedia、Flarum、ThinkSNS、Edusoho等等,都没有合适的。后来我们发现,这个需求,其实是个通用的需求,只不过在别的行业以其它的形式暂且满足了,我所在的行业其实也是以传统的方式在满足这个需求,只不过我们习惯了高铁的人,很难再回到绿皮火车的速度。

 

------------------------------

当局者迷,如果你有什么建议提供给我,十分感谢~

上次匆匆写完发布后,自觉写的太差,又撤回了,但是也没时间完善,所以又发出来,大家就且随意看看;)

分享主题:
经历/经验
收藏
举报
加载中…
精选评论
头像共建者
等级8

我跟三楼【卫星】的观点趋同。目前带给你麻烦的其实不是远程工作形式主要导致。

而是作为项目的founder或者说leader,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招人,也就是找到适合现阶段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

当然,这个观点你肯定认同也明白,之所以没能获得理想的进度及结果,其实是在此之前,你更应该修炼的一项能力——识人。即,判断一个人是否能胜任并且适合你当前的项目要求。

打个地方,有些大厂出来的,能力很强,但他已经适应了大厂带给他的强力的资源支持,规范流程等等,并不适合或者愿意去做团队配置不完整,进度不统一的“草根项目”状态。

人是决定因素,而识别和管理合适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项目成败,一个团队存亡的关键。这一点,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初创者,都需要始终面对的问题。
 

Anyway,你的帖子很走心,创业不易,继续加油。已充电支持!

多谢大灰~

其实经历了这些,我现在的确在招人方面变得很谨慎,这或许也是现在招一名接班的golang后端这么难的原因之一吧……

不过现在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也帮助我更快的识别不自律的成员,前不久试用了一位简历相对还不错的成员,但是第一周就发现在划水了……

头像
等级0

直接零起步创业就开始寻求远程团队太难了,至少mvp之后再说组建远程吧

而且作为带头人来讲,最好是技术全栈,如果不是,另外一个人最好也是,而不是说雇佣技术关系。只有产品一个人带头不行的

两点建议都说到点子上了。

的确……就好像现在我们的核心功能都构建完成,项目管理沟通摸索出一套适用的方案,接下来的推进会容易很多。不过如果已经组了本地团队开发到MVP,可能也就不会再转远程。其实最开始选择远程,一方面是很认同远程的理念,另一方面是我们的产品从需求到运营都依托于我的职业,我的职业又比较特殊,所以只能选择远程……

原本我们的后端是选的PHP,是我熟悉的语言,基于一套现有的成熟的程序。但是后来这个方案被否定了。从零开发,又听从建议改用了golang……后来我也意识到我们需要一名CTO,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事情又多,就一直拖着,现在才会面临这样的窘境……

头像
等级0

你提到的这些跟远程工作关系特点并不大。

公司的功能,是强组织机构带来的协作能力。如果人都没几个,谈什么强协作。

创业人少,很仰赖能力突出的个体,就像你说的你的后端走了以后后继无人。找到这样的个体,恰恰的远程办公的强项功能,甚至是目的。当然,找人不容易。

远程协作是松散的,强调的是自律,自组织,远程协作的管理工具也很多,但前提是弄懂理论上的根本原因。

我认为你找错原因了。

本人有很长一段时间长期做美国项目,天然觉得远程合作从来就不是问题。

我现在的看法是:好的结果=「个人自律」+「项目管理」,如果个人自律得分很高,那即使项目管理松散,结果也会不错。我猜想你做的美国项目可能是属于这种情况。

我们前期也是把项目管理看的比较轻,更主要的是用于协作。一方面是觉得远程基本上应该比较自律,另一方面本来也没几个人。

事实上我们的团队成员也都很自律,不过我没有预想到的一个问题是,虽然大家都是全职,但是每个人的目标是自己的职业目标,而不是团队的目标。比如我们合作了4个月的产品经理兼设计,会花很多时间自学前端,建自己的门面网站,但是却不会投入足够的时间在我们的项目上。诸如此类。其实坐班都会有很多人划水做自己的事情,何况是完全自由的远程呢。

要避免这些问题我想就必须依靠项目管理了……我并不是说远程合作有问题,而是说远程合作有他的和传统坐班很不一样的特点,需要我们有相应的应对方式。

头像
等级0

产品mvp阶段,各种坑都需要带头人去补。从产品到设计到实现再到项目迭代管理,每一个坑都要踩一遍。从大公司挖的专业人才基本白搭,都不如自己本公司能力低的补位。

本人php后端出身,全栈开发,经历了产品从0到1,团队从0到1,各种招人开人,产品反复推到重来的场景,这里面对人是有个很大的考验,创始人能抗住,员工不一定抗的住。

如果对开发和管理不是很通的话,建议找个托底(死心塌地)的开发leader是第一要务。

否则好不容易做好了,人走了,系统瘫了。

头像
等级0

我经历过类似的情况,觉得比起远程的问题,可能兼职带来的影响会更大。尤其前期一个萝卜一个坑的阶段,用大量兼职人员,就比较难保证进度,因为每位兼职的工作时间是不一样的,不太能实时沟通。以及你后边评论提到的“个人职业目标与团队目标”,如果是兼职的情况,就更谈不上了。当然因为同时又是远程,管理上更是增加了难度。

以前有个项目,全队远程,我(项目经理兼开发)和产品全职,设计师和其他三个开发全兼职。当时用最低工作量 + 超额工作量的薪酬计算方法,最低是每月必须保证的工作量,超额是在这基础上超出完成的量。重点是工作量的衡量,每个sprint(敏捷开发)之前大家一起开会评估每个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另外开会建议定期用视频会议,比如zoom,共享桌面并且能互相见面。当然不仅仅是这些,但即便如此,也是不可避免的延期,好在最终上线。

另外你说的后端太强或太专,离职后后边很难接手的问题,我曾经头一回分包时掉过这个坑🤣曾有个项目,第一个后端外包用golang,做一半离开后,找的第二个用scala,重构一半时又烂尾...之所以找这俩因为都是多年熟人,互相了解实力,但是当这个小包与他们个人职业发展冲突时,必然会做出选择,当时刚好两人都是职业变动期。项目最后是赔钱又损名,是个教训。

咱们是不是8年前在Machinima小组认识过……🤣

我勒个去!!!! 太神了

哈哈世界太小了……

头像
等级0

我也觉得这些问题跟远程工作关系不大。属于正常创业踩坑的范围吧。无法按计划进行太正常了,真的按照计划每一步都顺利才是不正常的。

 

9 个月不短,但也不算长。见过花 1 年才做出原型的。

 

不过,几个外包,4 个产品经理,1 个后端,都没有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这是很大的问题。

1年才做出原型……对我也算是一种安慰TT

没错,你说到重点了,我也发现远程团队没有凝聚力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真心跟远程关系不大。还是人还有管理的问题。

头像
等级2

关于最后这个问题,我倒是感觉你的想法是好的,架构就是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而存在的。

但是我一直想不明白这个架构为啥会很复杂,我看到文中你用的词是框架,那如果是框架的话,最基础的一个特点就应该是重复内容的封装使之规范易用

如果是架构的话,架构更多是形式上的东西,只存在理解不理解,并不存在技术的难易之说

我感觉你可能过于担忧这个问题了,或者可能是现有后台给你的描述,让你主观上感觉这个后端很难。

 

这点我想也符合你最后说的,当局者迷,可以考虑跳出来看一看,毕竟技术嘛,永远只是工具,是实际业务的辅助。

是我表述不准确,也不是难,而是用到的新东西太多,担心新人进来需要学习适应的时间太长。学会之后,踩坑再到熟练又要耽误不少时间。

想找到大部分工具都用过的,发现很难。

不过目前发现架构师是一个方向,做过架构师的覆盖到这些工具的概率比较高。

头像
等级0

后端微服务用docker+k8s不是标配么,怎么就太牛逼了?唤起了对您项目的好奇心,现远程自由职业求撩.

给您发信息没回复了……

头像
等级2

说实话技术上建议不要找全栈,即使全栈也要按职能分拆实现,一定注重项目维护性,还有技术的选型是开源且主流的方案,不然后续人跑了你找不到接盘的,只能废了或者重构?

嗯嗯,目前的确是后端、移动端、web前端都是分别不同的人负责的;技术选型也是golang、react、react native(本来想选的flutter,就是讨论后担心不够成熟,社区资源少)。

不过以前没有想到的问题是,后端太牛,搭的架构太好太复杂,同样找不到接盘的……

头像
等级0

后端技术造型也很重要啊

头像
等级0

创业不易,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头像
等级0

好奇用了什么go的技术栈使得接替困难

头像
等级0

非常同情楼主的从业遭遇。我是刚起步的远程工作者,如果是当初定下的工作,半途而废或者延期交付,对于我来说是不可能发生。因为不管是全职还是远程,守信是第一位的。祝好~

头像
等级1

个人认为,无论是创业者,还是寻找工作机会的人,没有一定的经验直接开启远程模式,的确风险比较大的。不过既然已经上路了,只能继续往下走。

在这一行里,一般如果不是太深入技术的话,远程团队创业者对项目的把控力还是会弱一点。我自己有些经验,看对楼主有没有用:

  1. 产品规划:最重要的就是MVP,MPV规划的核心是实现最小闭环,只有这样能以最小成本进行业务验证。然后节奏与目标要规划得尽可能清晰,团队要全部都传达到位,面向目标工作。目标分解清晰了应该能杜绝不少划水的问题。
  2. 迭代节奏也得有,哪怕不上线也可以有小版本的milestone,否则团队很容易疲倦。
  3. 好产品经理真是可遇不可求,所以实在不行只能自己上。产品经理最重要的技能是懂业务,画原型这些事情请外包产品助理也能做。
  4. 远程团队的项目管理挺多东西可做,但我有时候忙不过来的时候只能顾得上两点,一是工具用好,二是早晚两个“(远程)站立会”认真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