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蓄势待发--最近对于产品创建的思考

头像
ETY001
68阅读6评论

由于这两周忙着开发新版的Chrome扩展,耽误了订阅号的文章更新。趁着项目进度到了90%的时候的间隙时间,来写写最近的感悟。

前天,脑子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字,“势”,然后瞬间似有茅塞顿开的感悟一闪而过。

这种突然顿悟其实不是偶然。因为我最近将近一年都在坚持写订阅号文章,让我多了很多对过往的总结和对未来的思考。而引发顿悟的导火索就是最近在考虑如何推进我自己的个人项目。

“势”是什么?

在此之前,我对于“势”的理解是某种东西的积累。比如“蓄势待发”这个词,我的理解之前就是蓄积某种东西然后一并爆发出去。

但在我写完了对于我自己那一堆域名的吐槽,用心完成了第一个App,总结了我对于产品的一些思考,羡慕了别人能有自己的“阵地”之后,我觉得,“势”,其实是一个你能在某件事情上成功完成的方法论。

“蓄势待发”,也就是你按照某种方法论,把所有该做的事情都准备好了,也就完成了“蓄势”,也就可以做到“待发”。

还是回到如何去做产品上来说。新产品的“蓄势”不是指单独的某一个方面准备,比如技术准备,而应该是一个系统化的、多面的准备过程。

按照我的新的理解,在我过往的个人项目开发过程中,是根本没有这个“蓄势”的过程的。过往我只是关注技术实现和实践,然后就是自己开心,其他的都不管不顾。等到产品开发完,总在白日做梦的想着靠一个贴子宣发完,就能有百万流量打进来。现在想想也真是天真到姥姥家了。

在我刚开始工作的那几年,正好是创业热潮澎湃的时候。那时候的科技媒体天天铺天盖地的宣传各种项目拿到多少天使资金,然后就是各种文章来解析某某产品为何能拿到天使资金。

我觉得这个阶段对于我的认知是有毁灭打击的。当然,天真在里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天真的就相信了那些分析文章里提到的所谓的“痛点”。

现在回过头来看,“痛点”只是一个产品的引子,产品能不能成功,得看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是否完备,比如是否找到了所谓的1000个铁粉,是否与自己的用户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有没有明确的推广渠道和目的。

一个产品的建立,就是一个蓄势的过程,也是一个方法论执行的过程。如果只是片面在一个地方发力,最多也就1%的概率是个流星罢了,99%的概率是渣渣。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MCwfRM8aczIF5eQsp1vPFg

分享主题:
经历/经验
收藏
举报
加载中…
精选评论
头像共建者
等级8
产品能不能成功,得看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是否完备

其实就是要学会从“增长”的角度出发,去看待产品,准备运营。
个人初创产品没有大公司的推广预算及团队支持,其0到1的过程,更为艰难。在产品发布之前,就应该构建好最基础的增长策略:即第一波种子用户从哪来,来了之后如何留住,留住之后如何刺激其邀请其他用户。只要想清楚了这个小循环,产品上线后的用户增长,就会慢慢跑起来。
ps:对这方面有兴趣的可以搜索看下:

  • ProductHunt 上线前创始人Ryan Hoover的一系列组合拳
  • KEEP上线前的“埋雷计划”

恩,一系列的埋雷工作是对独立开发者非技术方面的最大考验。

最好的支持是给出有价值的回复。